搜索 搜索
网站地图 RSS订阅 TAG标签 会员中心 新搜索
道德知音 资讯讲座:  |  新闻资讯  |  专题讲座  |  读书频道  |  诗文赏析  |  知音电台  |  道医养生
修学资料:  | 
文字道理  |  修学日新  |  慧性教育  |  经典教材  |  修真词典  |  知音问答
社区服务:  | 
知音论坛  |  知音社区  |  视频展播  |  历史照壁  |  开慧用品  |  德慧智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道德知音网版权所有;转载时,敬请注明出处"道德知音网"和作者。自行修改内容者,文责自负。联系邮箱:daodezhiyin@gmail.com。

热点滚动:
返回首页

熊春锦先生讲解第21章-孔德之容

时间:2004-11-22 13: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点击:
熊春錦先生讲“ 孔德之容 ” (根据9月23日录音整理) 原文: 孔德之容 , 唯 道是從。道之爲物,唯 怳 (多本作“恍”。怳,古同“恍”) 唯 忽 ( 王弼与河上同,“忽”作“惚”) 。 忽 兮 怳 兮,其中有象; 怳 兮 忽 兮,其中有物 ;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 其精
熊春錦先生讲“孔德之容
(根据9月23日录音整理)
原文:

孔德之容道是從。道之爲物,唯(多本作“恍”。怳,古同“恍”)王弼与河上同,“忽”作“惚”)

兮,其中有象;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衆甫。

  吾何以知衆甫之哉?以此。
    其实,大家对于这一章的内容,基本上都吸收了,我在这里再讲就有点画蛇添足了。有些同学的见解非常精辟,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比较接近老子的原意。在这里,说讲解也只是归纳式的。为什么要提出来,把“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句话一定要弄通呢?这是根据这一章整体的意思而确定的一个大前提。这句话就象一个理论的开篇一样,是个提纲挈领式的。
  在这一章中,重点地谈到了道的一些象,道的表现,道的内涵。那么要进入“强名为道”的状态之中去,必需要有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孔德之容”。没有这个“孔德之容”,就不能做到“惟道是从”。那么后面所介绍的整个的,比如说:“道之为物”,这个“物”怎么样去“悟”?进入道境以后,如何看待道里面的三元?这个质元的元炁是根本。
  质元、体元、物元总结归纳起来称之为“道之为物”的源动力。因为我们人是生存在三维空间,要凭德性,突破本身身体的制约,突破“心”、“身”;“性”、“命”这两大系统的制约,才能步入道境,跨过“太极弦”,突破“太极弦”,或者是把“太极弦”拆开来,复归到这个“孔”、这个“圆”里面去。没有阴阳制约和界限的无极态,这样才能去品味和理解“道之为物”。在这个“孔”这个无极里面既有象、也有数、也有理、也有炁。象、数、理、炁都在其中。而且这个层次的象、数、理、炁远非人们的意识所能够完全地解读和掌握的。这里面的“三元”系统,其中的精、其中的真、其中的信,自古及今,这些名,强名,这些象,这些物质,都没有改变过。地球在变,太阳系在变,整个宇宙空间在不断地膨胀,但唯独太极弦另一侧的高维空间里面的“三元”系统没有变。“其名不去”。我们要去感受,去理解、去掌握这个“道之为物”,进入这个境界之中,没有这个“孔德之容”作为基础,我们也就无法真正地达到“惟道是从”。可以说这一章是在整个《德篇》基础上来谈论如何认识“道”的一个重要技术和方法。没有“孔德”的基础,对“道”的理解肯定就会出现错误、偏差、失误,就不可能真正进入道的真实境界之中。这个“德”缺一分,我们对“道”的理解就会少一分。这个“德”,我们如果不能做到象这个“孔”一样圆成,象无极图表述的一样,由仁义礼智这四种上德构成圆周,由真信之德构成中空,那么就不能成为“孔德”。
  我们先就拿这个“孔”字的本意,我们来理解它的含意。解读《道德经》,就要掌握好一个原则:一个就是掌握原文的“常意”,这个常是平常的常,通常的常,文字上的常意,社会理解上的常意,一般意识思维上的常意,在这个方面来解释《道德经》有关的词句。
  第二个方法,是更重要的方法,是要掌握它的“修意”,这个“修养道德的真意”,对这些文字、词句、内涵进行深入的解读。如果把大家所讨论、掌握、展开的这些意思归纳起来,都没有离开从“常意”上来解读《道德经》的这一章和从“修意”上来理解《道德经》的这一章。这样解读就能正确地指导我们既把握好“常意”也把握好“修意”这一对阴阳,去实践对《道德经》的认识论和实践论。这个抱阴负阳的学习方法可以说也是解读《道德经》的一个重要原则。
  那么从这个“修意”和“常意”解读《道德经》来说,“修意”就是这个阴, “常意”就是这个阳。对于阳要掌握它,但是要放在背上背着、负着。虽然不主张永远“负”着它,但是为了在一段路程上把我们送到这个道境里面,这个常意我们还不得不背着。对这个通常意义的解释,我们还不得不掌握它,这就叫负这个阳,扛着它。所以,要能够掌握住显态的意思,从而规范我们的意识,规范我们的认识论。但是,抱着的那个可要珍惜它,别丢掉了,别松手,因为这个里面是真、是我们必须求证的三元系统,把握住它就是抱阴。要抱着《道德经》整篇文章里面的“修意”,修养《道德经》的内涵,实践《道德经》的真实性的东西;跨过“太极弦”的障碍而展现藏在文字深层里面的东西;通过诵念和解读《道德经》,而能够用我们的心去感知的“弦外之音”的东西。“坐听无弦曲”,这个曲我们要能听得出来,把握得住,那么这个“修意”也就在其中,这个“阴”我们也就抱住了。所以仅从“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八个字,希望通过这一章的解读、讲解,大家的讨论,能够把这个重要特点也同时掌握好,那么我们再深入体悟这个道的时候,这个正确性才能确保得住,见物不迷。因为我们已经很清晰地规划了“常意”、“修意”范畴的内容,什么是该“负着”,什么是该“抱着”的内容,这两者有主有次、有显有隐、有虚有实。正确地把握住了以后,就为我们正确地实践《道德经》奠定了一个方法论的基础。这是在这里给大家强调一下,从系统论,从大的内涵上面,希望大家人人都能掌握住这两点。
  今后,我们讨论《道德经》当中所有内容时,就去围绕这个“常意”和“修意”,这个“抱阴负阳”,来解读《道德经》。那我们所掌握的内容,这个系统论、条理性就更强。也许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把这八个字里面的内容,都能一条条一桩桩说得一清二楚,滴水不漏。那我们学习《道德经》的方法论就基本上就掌握了。
那么,具体在解读这八个字时,我想谈谈我的看法供大家参考。首先是解释一下这个“孔”。这个“孔”字的“常意”,无论我们查字典,还是查现有的一些资料,归纳起来,它不外乎有这么八个方面的意思,这个“孔”,含有一种很、很大、很广,有一种甚、甚为,有一种非常,有一种通达,有一种佳、美的意思,有大的意思,还有一种空的意思。在古代,人们用这个字来形容某些事物的很、甚、非常、通达、佳、美、大、空,常常就引用了这个“孔”字,这个就是常道之意。这个种意思里边,仅只有这个“空”意比较符合“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道德经》本意。
  老子在这里用“孔德之容”,远不是常道所解的意思,他借了古代文字当中的这个“孔”来暗含着“修意”,“修养”的意思。这个“孔”从“修意”这个层次上理解,又含有玄观、户牖这个意思。所以我们从这两个层面解读“德”要达到什么状态,才能达到真正地实现“惟道是从”。从这两个领域来看这个“孔”,也就很容易了解了。全面把握这个“孔德”,才能解读好“容”。就象道德系统论所强调的,我们谈论任何一个事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阴阳属性,既要注意到它的“常意”,更要注意到它的“修意”,整体把握住“孔德”,解析它的内涵。“孔德”按常意说就是非常的德性、甚为淳的德性、非常浓厚的德性、通达无碍的德性、最良佳的德性、最美的一种德性、最大的一种德性,还有一种比较接近玄学的解释,就是空无的德性,无德而真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从这个“常意”上也窥见到“修意”当中的“孔德”的内涵。
  那么这个德性怎么才能出得来呢?是因为我们的“德”是一种物质,它里面含有五种元素,它只有到达了一个比较纯净,饱满的状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方面达到了一定量级后,才能说它具有在“太极弦”另一侧当中的质元、物元、体元系统,产生真实不虚的符合道性根本特点的变化,它才能产生,才能发生这个作用。所以老子在这里借用“孔德”形容出德性的重要性,这个德性对问道的重要性,是基础和前提,是了解“道”的一个必然,而又强调了德性的积累,它的方法论就在我们的心中,就在我们的体内。
  我们大家对这个“孔”的理解,有点受世俗的制约。就是说大家都知道“孔”就是一个小孔,这点跟我小时候也差不多。记得10岁左右,老师讲“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问“孔”是什么意思,我就把墙上的一个窟窿指给他看,说:“这不就是‘孔’吗,‘孔德’就是这么大一个洞洞喔”,老师还一笑。后来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来强调“孔德之容”的道理。大家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可能对这个“孔”会有更深的理解。
  这个故事是个笑话,说的是“傻小子相亲”。从前有个傻小子笨笨的,记忆力特别不好。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让他去相亲,但对象家的父亲又是个读书人,虽然读得不多,但还是知道一些。他要登门呐,旧社会女婿上丈母娘家,第一次登门那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决定着婚姻能不能成。他就发愁啦,就请教村子里有知识的人,该如何应付明天的这一道难关,过好丈人这一道关。这位老先生就给他出了个主意说:“你的丈人读过一点书,虽说文化不高,但还是可以的,比起你这个傻小子不知强多少倍。考题当中肯定有一道题目,问你:‘中国的文化谁为首’?你知不知道啊?”傻小子说:“听说过,搞忘了,不知道。”老先生说:“中国的文化主要是儒家的学说,就是孔子,孔子的学说,你记住了没有?”傻小子说:“好象还记不住””。这位老师就拿起桌上的一张纸,巻了起来,找了几颗饭粒粘成一个圆筒,说:“你把这个纸筒放在袖中去见你的老丈人好了,如果想不起来,就把这个袖子拉开看一看,这个筒上面有个孔,你就知道说是孔子了”。这个傻小子说:“那不错,这个主意好,那我就拿着这个筒子去见我的丈人,看能不能过这一关。”接着,他就袖装纸筒,带上一些礼物去见第一面的丈人。主人盛情接待过后,坐下来,丈人果然问起说:“年青人,你读过圣贤书没有啊?”他说:“读了一点的,不太多”。“那么圣贤书的主要人是谁啊?”傻小子当时一急,胳肢窝里直流汗,就想不起来。想不起来怎么办呢?他就摸了摸袖口,把袖子拉开一看,但遗憾得很,路上走得急,再加上坐下来运动的关系,他把圆纸筒给压扁了。他一看到这个扁扁的筒子,就说:“是扁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他丈人一听,把桌子一拍,“旷古未闻,只听说孔子乃中国儒学文化的创始人,未闻‘扁子之说’也。”这时候,傻小子还有点急智,就说:“岂不闻,孔子也有老师乎!扁子者,孔子之师也。”他老丈人被他这么一蒙,给蒙住了,觉得他满腹经纶,就很高兴地答应了这门婚事。
  当年,老师讲这个笑话故事时,也同样把这个纸筒拿起来,说:“你看这个‘孔’,什么叫‘孔’?其他的暂时不说,应对到体内而言,这两边都空,两头都空,无穷大,而这个纸筒的孔呢?却只有圆周,圆周内空,外无一物,故能容,容内之大,容外之大,本身也具有此大。”这么一说也就豁然开朗,原来这个“孔”,“孔德之容”不能局限于这个“孔”,而是要把视觉拓展到这个“孔”本身的两端,天地之间,拓展到外面大范围环境里面,无所不包的大德里面,这才称之为“孔德”。这个孔本身周围的圆实际上局限了它。而且老师也指着墙上这个洞说,这不叫“孔”,这叫窦,这叫窍。只有两头皆空才能称之为“孔”。体内也是一样,先开这个窍,后开孔,穿前透后则为孔。我想这个故事讲到这里,这个“孔“的含意,特别是它的“修意”,可能大家也就明白了,也就不用多说了。我们在这里不仅仅要掌握这个“常意”的“孔德之容”,更要把握“修意”的“孔德之容”。因为这个“孔”在我们体内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就是前天,我们带着大家的“从天心到玄牝之门”这一段,是不是个“孔”呢?它就是个“孔”,如果没有这两端的空,那么我们往下而行的 “天德之炁”就堵塞不通,也就不能说它是个窍,当然这个玄牝之门里面开始是开窍,后来就会要成“孔”,因为它的下端还要与我们的地户相连,也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窍、这个窦上面。所谓这个窍、这个窦,就是有一端还不通,还不能称之为“孔”,那就称之为窦,称之为窍。要将这个窍、这个窦发展成为“孔”,了无障碍,两端空明,完全通透,这样才能够做到“惟道是从”。
  我们再比一个例子:在一个房间里,如果没有窗户,只有门,那么这个房间就象一个窦,就象只有一个窍一样,空气的流通就会发生重大的问题。只有有了前门、后门、窗户,空气才能自如地流动,住在里面的人才舒服。我们体内的物元性的结构,比如说正丹田的下丹田、这个玄牝、这个天地根,如果还只是一个窍,而没有上下窍都打通,那么天炁怎么下降呢?如果只开了上一窍,上面的门开了,那么天炁下降的速度会大大地受到制约。这个里面,天地之根的室里面,储存的天炁也就会有限。但如果下面的门也打开了,成了“孔”,那地炁就能进到这里来,这两个西家郞、东家女才能结婚,才能在这里面和和美美地形成牛郎织女,那么这个天地根才能构成一个真正的洞房,都能进得去,没有障碍。这就是“窍”和“孔”之间的差别。那么每个脏腑里面也是同样的,我们每个丹田里面的结构也同样是这样。要想使里面的三元(体元、物元、质元)能畅行无碍,相互连通,形成一体,非要这个“孔德”不可。这个“孔德”,也就是指物元的组织结构要符合道性的特点,其中的质元才能畅行无碍、交换无滞,没有滞碍,其中的体元更能够自由串屋。比如说肾里面这个室、先天的室当中,与肝脏里面的通路这一窍打开了,那么肾炁向肝脏的流动就很自如。而我们的肺如果与肾里面的连接通路,这个门、这个窍也打开了,那肺炁也容易进入我们的肾脏。这样金生水,水生木,也就形成了有进有出的循环。想想我们的内脏里面,肝、心、脾、肺、肾是不是这个道理?如果只是窍,那就转动不了,里面的质元就流动不了,里面的体元想串门聊聊天,也没有路子可走啊。所以说这个“孔”在“修意”里面,修养道德的内层含义里面,主要就是指的物元组织结构系统,“太极弦”另一侧的物元结构系统,而且这个物元结构系统一定要达到“孔”状,就是无处不开,窍窍能通而成孔。我们的心里面也是这样,心,只是形成心窍还不够,要达到“孔德”的状态。这个“德”不滞碍,“德”的能量能够在里面通行无碍地传输到全身。因为这个“德”不是心的私有财产,通过孔分布到全身,利济内环境的群生,利济外环境的众生,这个德才显得有作用,能发挥大用,那才叫大德,才能称其为上善。总而言之,要有这么一个组织结构,具备这个组织结构,我们才能往下一步高层次发展,从而达到无孔。等到我们身体整个都形成一个孔的时候,上通天下拄地,上下连通成一孔,这个时候很容易去“惟道是从”了。那么解除这个孔,化掉这个孔,破掉这个孔,放大这个孔,也就很自然了。所以这个 “孔德之容”,这个孔,我们把它思悟透,把里面真正地充满德性,不聚不留,不涩不滞的道光德能充满了,既能利济每一个室里的众生,也同时利济它上下左右的众生,这时候才是真容啊!
  那么这个“容”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容”同样的也可以用“常意”和“修意”来解答,所谓“常意”,不外乎是一种包容,因为这个字的上面是个宝盖头,象征一个房屋,房屋有顶,下面是个谷字,也就是空虚的山坳,当然承受、容纳的作用就很广。它含有一种宽大包容,所以称之为心容。心的包容量很宽、很广,而且这个广度要达到连天地、连坏人也都能容纳得下。那么好、坏都能容得下的人是什么呢?那不就是有德性之人吗?
  这个容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形容人的容貌。当我们内在的德性德能物质充沛于心中、身中,所有地方都充满的时候,你说这个人的容貌会不会好呢?当然就不会满脸愁容,满脸怒容,满脸病容了,就会表现出容华、容辉、容质、容表,这个仪表和风采都会显现和透射出有德性,有道性的容貌。
那我们内在的修“容”呢?也是同样道理,如果没有“孔德”,我们内在所有的户牖无法表现出这种容,为什么?塞住了,不通了,你就只能存留那么一点点。比如说,丹田有一寸二分之地,如果我们凿户牖只凿了一个小眼,成了一窍,打开了,你说一寸二分之地又能装多少东西呢?它也只能处在一种利己之容的状态中,好不容易容纳了一点点能量,只能用于他自己去再造。但是如果他达到“孔”的状态,不容而容的时候,既有容也有不容,“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时候,这个作用不就大了吗?天炁下降经过它的孔到了天地之根——这个室里面,它自己本身要使用的德的能量,它吸收掉,多的马上降到了地心,而地心里面上来的地慈之炁进入其中,它有用的这部分吸收了,纽结在一起,而多的会继续上升到天,这一升一降不就是自然大道了吗?这不就是“孔德之容”了吗?这也就是在内环境中的炼命中实践了“惟道是从”。
  所以我们在解读这八个字时,把这个“常意”、“修意”,把这一隐一显,一虚一实,一内一外,一个世俗一个我们内在的道德验证,整体地把握住来解读它,并且在今后解读《道德经》的任何章节过程中,都采用这一个原则方法。那么我们在摸准解读《道德经》的脉搏的时候,也就掌握了这个纲。剩下的就是实践和验证我们解读《道德经》所获得的成果。无论任何人用什么方法解读《道德经》,都逃脱不了“一阴一阳,谓之道”。只是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他的观察面,他的理解深度、广度受到了他本身“孔德“的影响而已。如果这个“孔”只是窍,甚至连窍也没有,这个德性的能量不具备,那么解读《道德经》肯定是以私、以欲、以贪、为己来进行解读。对“道”难以望其项背,难以了解到“道”的博大精深,难以理解“道”对生命的无穷无尽的作用力,难以感知“道”化生万物,是万物之本宗的无穷奥秘。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真正地希望每位解读《道德经》的人都能首先去实践这个“孔德之容”,而且做到“惟道是从”,进行全面的实践,参与到我们《道德经》实践的队伍中,进入甚深的、美妙的境地之中,去感受“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愿我们每个愿意学习,愿意实践者都能体悟到其中的三元,“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把握里面的真精,去解析这里面的精气,认识里面的物质成分,把这个物元真正地把握住。因为它就是能量,它能促使我们性命的变化,这个精是真正的真精。“其中有信”,这个“孔”周边也就是五德的成分,而中央的空,中央的虚所含的都是“真信”,简而言之,含的就是至道的显化物质——信德,但是这个“信”已经是淳德饱满的道光德能,它里面充满着自然的真信。上信无形,与道合真为空、为虚。
  自古及今,这些道德的能量长养着宇宙万物和我们这些道德的子孙。这个名从来没有更改过,无论世人如何给她强名,她的性质不会改变。我们要牢牢地把握这个黑里面的三元系统,抓住体元、物元、质元,整体地结合《道德经》进行解读和实践。“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以此“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来解读这个道,认识这个道,我们就会踏上一条认识自然大道的坦途,我们就可以共同踏上这个坦途,昂首阔步地超越我们心、身户牖的制约,而达到“孔德之状”,“孔德之态”、“孔德之形”,迅速地通天彻地,步入到大宇宙的道境之中,去领悟整个自然道性的奥秘。
  好,就讲这么多吧,希望对大家更深地,更有层次性地解读这一章有所帮助,好,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本文章来自道德知音网,文章网址http://www.daode.biz/html/lecture/wenhua/20041122/28.html请转载时注明!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