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网站地图 RSS订阅 TAG标签 会员中心 新搜索
道德知音 资讯讲座:  |  新闻资讯  |  专题讲座  |  读书频道  |  诗文赏析  |  知音电台  |  道医养生
修学资料:  | 
文字道理  |  修学日新  |  慧性教育  |  经典教材  |  修真词典  |  知音问答
社区服务:  | 
知音论坛  |  知音社区  |  视频展播  |  历史照壁  |  开慧用品  |  德慧智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道德知音网版权所有;转载时,敬请注明出处"道德知音网"和作者。自行修改内容者,文责自负。联系邮箱:daodezhiyin@gmail.com。

热点滚动:
返回首页

熊春锦先生讲德经第一章(二)

时间:2004-12-15 13:3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点击:
第三十八章 论德 讲解二 (根据熊春锦先生 2004-01-13 讲座录音整理) 我 们从开始讲《道德经》之后,曾经反复的讲过,这部《道德经》要学好,有个良好的学习开端,就必须拿到两把钥匙:一把就是感悟、体悟,这是进“道”境的钥匙;一把就是“德”的钥匙。要认识“德”

第三十八章 论德

讲解二

(根据熊春锦先生 2004-01-13 讲座录音整理)

    我们从开始讲《道德经》之后,曾经反复的讲过,这部《道德经》要学好,有个良好的学习开端,就必须拿到两把钥匙:一把就是感悟、体悟,这是进“道”境的钥匙;一把就是“德”的钥匙。要认识“德”,知道什么叫“德”,就必须了解“德”的内涵。我们曾经花了三堂课的时间专门讨论了“道”和“德”。现在进行复习,需要重新温习一下对道的理解;也需要重新对“德”进行温习和理解。并且将“道”与“德”的内涵结合起来去掌握。

三宝三法常珍重

    老子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我们研究《道德经》,学习《道德经》,实践《道德经》,除了掌握老子提示给我们的“一慈、二俭、三不敢为天下先”这个修道德的前提之外,我们还给了大家“三宝”、“三法”。不知道你们掌握了这三宝、三法没有?认识到这三宝、三法没有?可以说这三宝、三法是帮助大家学习、掌握、实践以及实现《道德经》所阐述的理论和方法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在复习《德经》第一篇的时候会有感悟的。

    我们给了大家“三宝”,一为太极球、二为旋极球,三为金刚镯。这三个道宝是证道的工具,希望大家运用好。“三法”:第一就是敲开道门之法,实际上是敲开心门而知道的方法;第二就是敲开德性之门的方法;第三就是敲开仁德之门的方法。学习、复习了《德经》以后,对我们心中的道德处在什么界位应当有所感悟,自己对自己就会有一个相应的评价。这种评价需要在复习、深化《德经》第一章的状态下,才能准确地把握。道诞生了整个宇宙,诞生了整个万物。德作为道的演化而长养万物、辅助万物,使万物健康的生存、发展,符合自然的基本法则。但是对于人类而言,由于有了一己私心,因而逐步的离道失德。幸亏这个“德性”,人类还是一步步地丢失。“德”中内含五种元素――仁、义、礼、智、信。人们幸亏只是丢失了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完全丧失、彻底丢失这五种元素。按照道德的标准来分析和解析我们自己心身当中的道德场,到底处在什么界位?可以对照《论德》章深入地开展一次内查和反思。

    我们在前一段复习过程中,通过观徼、观妙,带着大家推开众妙之门看了一下。包括在线和在电脑跟前的同学中,也就是说幕前幕后的加起来共有二十四人,通过第一章的复习,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地推开了心灵之门,或深或浅地进入了道,有的甚至通过“观心得道” 已经进行深入的验证实践。这个比例与修证总人数相比较而言,仅占了百分之十多一点,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也是十分可喜的。

    通过第一章的复习、念颂、讨论、实践,还没有敲开“道之门”的怎么办呢?那么通过学习《道德经》的“德”章,通过德性再来敲一敲,看看有多少同学能够迈入众妙之门。如果通过《论德》章的复习,你还难以迈入众妙之门,怎么办呢?那就再学第三法,理悟“仁德”、复习“仁德”、强化“仁德”,从而体悟或者推开众妙之门。

    总而言之,希望大家用好三宝,重视三法,对照自己内环境的实际状态,灵活掌握,把握这十多年来我们所讲过的系列理论和方法,高度重视抓住这个“中”,把握好心这个“中”、身心内部这个“中”,强化内环境的道德属性,提升心性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能量。只要完成了这个过程,相信每一个真心参与道德学习实践的同学,只要不是抱着私人目的,不是个人一己私心,不是抱着蝇头小利不放的同学,都能进入众妙之门。所以对《论德》章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

点滴渗透德性生

    对这一章分为八段进行解读。今天先讨论、复习三段。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是一个自然段落。“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这作为一个自然段。“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又是一段。“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乃之。”这可以作为一段。“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可以作为一段。“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这是一段。下面这一段是“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最后一段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而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全章共分为八个自然段。今天先讲解前边几段,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如何解读前四段?怎么去解释这些字和词?希望大家思悟。比如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你如何解答?“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你又如何解答 ?你在颂念的时候如何理解她?先把第一段交给大家复习讨论,看谁先发言?讲经重在启发,重在参与。真正要把一部经的精髓掌握好,必须要心、身、意、声都积极地参与进来,而不是漫不经心,不是若即若离,你要融会在这个场当中,才能够把场能量渗透到你的心灵,渗透到你的身心当中。如果始终不思、不悟、不言、不讲、不解、不读,那么学习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希望大家都能把握好正确的学习、理解、掌握、实践《道德经》的一些根本原则,而不要三心二意、掉以轻心、漫不经心。

    对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四句话,要结合第一章的“道”来解读,才能比较全面地掌握。比如说“上德”,就可以作多种解释。刚才同学们也作了不同的解释。“上德”作为我们修证道德的人,真正去实践《道德经》的理论和方法的人,就要注意超越一般社会性的理解,而要进入法性之中、道性之中来解读她。可以说“上德”就是道,就是同于道,是一种淳德。具有淳德的人、上德的人,他的德性已经转化为道的无形无象,德性就会自然分布在他的心中和身体内外。因而也就不用、也不必拘泥于德的状态,不必强求德性元素的多少,不必注重德性能量的多寡,所以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有德”,就是自己散发出来的气、就是道、就是德;他的言行、举止、作为,都是自然的一种道性表现,而没有丝毫有为的后天意识成份。当然真正进入了上德以后的感悟,是难以用语言完整描述的。所以老子在这里只用四个字表述,“是以有德”成为众生所崇敬的状态。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就是指的德性不完善,有所欠缺的状况。这时如果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当中,或者自信还处在良知主导的状态下,那就会时时注意不要损失德性的成份。因为“下德”是处在后天的、主观的、有为的状态中,所以就需要注意德性的完整性,从而用有为的方法、思维、举止来完善自己的德性。

    “是以无德”这种状态,是因为德性的不完善,所以还处在没有全部进入德性的状态。这个“无”并不是完整的否定,而只是有所缺失、不足、不全。作为修学实践者而言,对这个“无德”要正确地把握,对于德性的缺失要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最上乘的方法不是执于德的修持,而是要注重心灵道德之门的开启。只有心君之门打开去合道,那么这种德性也就自然会完备。如果心君还是阴我当家、在主宰内环境,那么这种失德的状态就是难以彻底、快速地在后天、在有为的状态下弥补齐全的。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对“道”和“德”这两个概念进行思悟。“道”,难以用语言去表述,只有心灵的汇入、化无,才能比较清楚、明白地谈点体会,但也是不准确的。对于“德”,我们可以大做文章,深入去理解她、认识她、修持她,但又不是执着于后天意识、后天思维,关键是要把真信、德信真实不虚地确立起来。所以紧接着老子又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用了两个自然段来强调德的完美和缺失。

    如何理解第二段呢?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刚才有位同学讲的非常好。我们必须把握好第二段的“无为、无以为”,把它作为一个目标确立下来,作为我们修证道德的一个重要目标。因为只有“无为、无以为”这种心灵状态、心身状态,才能够具备上德而亲近大道。要尽快将下德的“为之”和“有以为”状态克服掉。“为之”和“有以为”是我们每个修习者常常难以放下的。“下德为之”这个“为”,实际上就是一个有为;而后一个“有以为”,又是一种在后天有的状态下的作为。这个“以”字是“和”的意思,是一个动词。要把这个区分开来,正确去地解读它,并且系统性地去认识这个德。这两段对德的阐述和论述,上德与下德的区别相对应,德与道相对应,联系起来进行思悟和解读,也就比较容易掌握。

    看来我们很多同学对《道德经》的精神已经进入了比较全面的掌握阶段,很多同学的发言联系了实际,谈得也比较深刻。希望大家继续踊跃谈自己的认识。

    刚才听了几位同学在语音和公屏上的发言,感觉到挺不错的,谈的很全面,也很细。有的虽然跑了题,没有围绕第一、第二段的内容,但基本上都符合《道德经》的总原则。

无为而应不执为

    我们要注意“上德”的一个特点:德和道之间,一个是体,一个是用;一个隐,一个显;要掌握好这个辨证关系。德是道的显化,她的产生以及传输,在上德状态下是无为境,是一种自然的透发过程。但是由于她最接近于后天,其特点基本上就是八个字。到了上德状态,就应当是“无为而应,为而不执”。

    怎么理解在平常生活中的“无为而应、为而不执”?实际上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道,当每天早起睁开眼的时候,在生活的周围,处处都可以无为而应。我们应当“不因善小而不为”,一切都很自然地去做,行这个“善”,行这个“德”,那就是“无为而应”。心里不要想“我这是在修德啊,我这是在做好事,期望别人回报我,社会应该给我一点奖励呀!…”没有这样的理念和意识,而是保持一种非常自然的心境、举止和行为,这才能称之为“无为而应”。“为而不执”,是说就是做了,也不挂在心头,再也不去想。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大一小两个和尚,在过河的时候,遇到一个带有一点残疾的女性,当师的不避男女之嫌,将这位女性背起来淌水过河。过了河以后就放下了,告别了这位妇女就走了。回到山上庙中以后, 学生就问师说:“男女授受不亲,做师的怎么能够背女人呢?”师说:“我过了河在河边就把她放下了,你怎么没放下呢?”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比较深刻的。如果你执于礼法,这个德行也就丢失了;如果总在礼德和总德之间权衡利弊,反过来思过去的想啊,想破脑袋也难以处理好。因为五行是相互制约的,有相克,有相冲,有反侮,若是落于后天去行德的话,常常是行不通的。还不如把握住这八个字――“无为而应,为而不执”。

    “无为而应”,对于修学比较上乘的同学而言,也是同样的。这种无为而应只是性体相应,在这种状态下也就很自然地完成了。当然各人修证的层次不同,结果也会有差异。

    刚才举的这两个例子,是为了区别层次的差异性。那位老和尚的行为就是上德,后边讲到的这一位内修者的行为,也是一种上德,因为他们都没有执着这种德性。希望大家通过这两个故事,加深对“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的理解。因为圆满的德性处于一种与自然合道的状态,没有后天意识的参与,没有任何后天主观意识的思维和表现,也沒有进行德性培补的想法。

    “下德”,是由于德性的欠缺与不周,所以很容易使人陷入有为的后天思维中,进行思虑和表现;而“有以为”就是要在后天有为状态中进行德性的作为、修养和和培补。实际上有为和无为,在睁着眼的时候也好,闭着眼的时候也好,应世行德之事在身边无处不在,不要把它与修德割裂开来看,关键是心的状态。这颗心如果真正能够敞开,与德性相合,那么这种“无为而应”并不困难,也不遥远。

    我们讨论德,实际上就是谈的修道,修道是内环境的事,行道又是外环境的事,身边的事。光修而不行,德性无以提升,也就是空修空炼,脱离家庭实践、社会实践而谈修证道德,那是没有成功希望的。有很多人都期望躲进深山成一体,关起门来修道德,我看十有十个都会败。我们这个时代修证道德就是要紧密结合实际,在改造自己的同时改造周围环境,用道德来改造自己,用道德来改造外环境,共同去造就一个道德的天下。所以我们在讨论《论德》章的时候,要详细掌握和了解德的特性。

无为有为质各异

    第三段“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一段要注意一个特点,“上仁为之”与“上德无为”有不同,上德是“无为”,上仁是“为之”。后半段“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个“义”的“为之而有以为”和“仁”的“无以为”又有根本性的差别。义德和仁德本身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本质性的差异是什么呢?这要从源始的高度上进行分析。仁德属于元性的一种自然流露。元性是什么呢?就是一点灵光当中的道性,因为它是初始一点灵光的主体而构成的这个元性,包括我们心中的那个“善”,“人之初性本善”。善的强弱、仁德的强弱,实际上对一个人的一生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元性是一种体,虽然也是一团灵光,但它的信息量比后天培养出来的带有后天隐显特征的元申,以及物质性的元气和表现在先天状态的元情、元精,都有明显的差别。只要注意将元性和元申一比较,那么这个差异就显出来了。元性可以说就是一种自在真常之道占主导位置的本性,元性也就是众人修佛学的根,修佛学的基础;也是很多元性充沛者证出佛果的事实,有坚实的元性作基石,那么修佛学证道学就比较容易成功,这是元性的特性。仁德的表现比较强的人,常常往生曾经修过佛学,从而强化了自己元性的能量,带到了今生就表现出仁德的一些特性。

    仁德的特征,我在贤人修文章里已经告诉大家了,在这里再强调一下。阳五行的特征,对于我们认识和掌握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是一个引向。仁德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仁慈、柔容。一般仁德强盛的人,他的世界观、人生观、道生观表现的特点是什么呢?由于仁德的慈柔,所以它就会表现在至善无恶、宽容忍辱、柔和畅达、举止端正、慈怀虚心、博爱万物、主意合德、能立万物,这就是仁德常见外显的一些表现。由于仁德是为元性所替代,最符合道性,所以老子才在这里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就会出现一种“而有以为”的状态。我们分析一下“上义”,义属金,是庚金,是真金;真金就不怕火炼,它里面含的是元情,它的五德特性就是善待万物。可以说“上义”就是道情,它具有济安扶危、助人为乐、处善聚缘、助弱扶危、果断有力、利生舍己、排忧解难、扶生万物,这是上义的一些表现。这些表现都是明显地超出了内环境之外的具体实施和作为,而不单单只是一个思想和观念,可以说它就是行道的一种表现,是行德的一种表现。由于有这些特点和特性,老子才在这里说“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个“有以为”就是在实践过程中虽然具备了上乘的义德,但是这些义德的表现,还必须在后天的有为状态中去进行实践,产生的能量又反馈到无为之中。“为而不为,为而有为”,两者是一个有机的结合。先天占主导地位、后天占辅导地位的仁德以及义德,这两者之间相比较,就有一种自然的差异性,把握好了这个差异性对我们修养自己的道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义德的重要特点就是善待万物,我们都能善待万物了吗?义是否表现在我们的行为之中?如果没有这些表现,那么你的义德就是空的。所以透发于内的仁德,行之于外的义德,两者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要整体把握住,结合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结合自己内环境的点点滴滴,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看看你的五德只是意识上的缺德,还是实质上的缺德?如果只是意识上的提升,那就还需要行道、修德,通过行德来进行改变和再造。

礼德失时伸手臂

    对第四段在这里先提示一下。“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对“礼德”和“莫之应”该如何理解?“攘臂”就是举起手臂。 “扔”,有引的意思,也就是举起手来引导、召唤。当你把这个意思理解清楚以后,再来解读这一段的内涵,也就比较容易掌握。当然如果把它当作扔垃圾的“扔”,也并无不可,也可以作这样的解释。但是作为修学者来解析五德而言,那就要整体去考虑,社会的效应、实质的效应与内在的效应,还是有差异的。

    在春秋时期出了两个伟大的人物:老子通于大道,精通于道德;孔子精于常道,以人伦礼仪为要。孔子主要任务是什么呢?就是宣传礼德,跑遍了列国。但他受到的待遇却是“莫之应,困于郊”。这种窘态在当时那种社会背景状态下,也是对提倡礼德的的正常反应。其实把手臂举起来问一声也好,招招手呼唤大家都来遵守礼德也好。如果不建立在德、仁的基础上,单纯去宣传礼德,必会有“莫之应”的状态。就象我们提倡“文明礼貌”四个大字一样,看看它的效果如何?真的讲文明礼貌了吗?就是在所谓的“文明礼貌”所教导出来的一些人,当他走出国门的时候,随地吐痰、擤鼻子,给人的印象是完全没有礼德。为什么呢?原因在哪儿?我们可以进行分析。如果把德、仁、义、礼都弄清楚了,我们再来展开后面的“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对这几句的理解、解读、掌握就比较容易。

    《道德经》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总结和对后世的一种预言,这是《道德经》所含的根本宗旨。她是用道、用德对我们每个人体内的道德环境,对整个社会的道德环境逐步远离变化,对道德的必然回归,而进行的一个纲领性的总结和指导,其中也包含了方法论。所以我们在理解“上礼为之而莫之应”的时候,就应该注意“上礼”的特点和“莫之应”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结合我们体内的现象,可以结合家庭、社会的现状,去分析这一段真实的双重意义,这样对于整体把握这一段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上礼”也就是真火,是阳火,它是元 申所主理。它的特性主要是明理识法,我们对它的表现,道生观的表现、人生观的表现、世界观的表现,在这里先提一下,便于大家理解。礼德明亮,光明圆通,秉规持范,明白道理,不争不躁,不惑不迷,知时达物,能化万物,不为物拘。这是上乘礼德的一些内涵和外在表现,紧扣着它来理解“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在这里点的是“上礼”而不是“下礼”,一个完整的礼德、美好的礼德为什么会“莫之应”?对于我们光修元 申是否会“莫之应”呢?我们在社会上专门提倡文明礼貌是不是会“莫之应”呢?我相信只要联想起来思悟,整体一观,也就豁然开朗,融会贯通了。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本文章来自道德知音网,文章网址http://www.daode.biz/html/lecture/wenhua/20041215/139.html请转载时注明!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