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网站地图 RSS订阅 TAG标签 会员中心 新搜索
道德知音 资讯讲座:  |  新闻资讯  |  专题讲座  |  读书频道  |  诗文赏析  |  知音电台  |  道医养生
修学资料:  | 
文字道理  |  修学日新  |  慧性教育  |  经典教材  |  修真词典  |  知音问答
社区服务:  | 
知音论坛  |  知音社区  |  视频展播  |  历史照壁  |  开慧用品  |  德慧智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道德知音网版权所有;转载时,敬请注明出处"道德知音网"和作者。自行修改内容者,文责自负。联系邮箱:daodezhiyin@gmail.com。

热点滚动:
返回首页

圆融中华圣学,复兴民族道德

时间:2005-10-27 23: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点击:
圆融中华圣学,复兴民族道德 (一) 熊春锦 今天要讲的题目,是:《 圆融中华圣学,复兴民族道德 》。这个大题目下面有三大块,我们今天完成第一部分第一个标题的三部分内容。主要是紧接着上一次所讲的阴阳和谐论,再来展开三生万物。所以,题目就定为“三生万物 是宇
 

圆融中华圣学,复兴民族道德

(一)

熊春锦

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圆融中华圣学,复兴民族道德》。这个大题目下面有三大块,我们今天完成第一部分第一个标题的三部分内容。主要是紧接着上一次所讲的阴阳和谐论,再来展开三生万物。所以,题目就定为“三生万物是宇宙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围绕这个题目来展开。我们看看,为什么说“三生万物是整个宇宙和社会发展的根本”。

一、       三生万物是宇宙和社会发展的根本

老子的《德道经》,字字是灵符,句句是珠玑。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由于她瑰集了上古时期和周朝末年之前数千年乃至上古中华文化的精华,她是世界人类社会发展史中一切科学的精华,一切学科的精华。因为在她的大智慧中,严谨地构成了一部亘古未有、承前启后、昭示万代、无出其右的一门绝学。

老子的思想无愧于是一门绝学。这门绝学,简称就是道学,就是德学,也就是老子大唯物主义和老子唯德主义辩证法。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老子的这一段话,是对整个宇宙、对世界、对人类、对每个人的性命所下的一个科学结论,是一个科学的论断。可以说,几千年以来,不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各地,迄至目前为止,都无人能够逾越老子的这一道学思想的峰峦,没人能够逾越!我们看一看为什么不能逾越呢?那就是老子他把握住了象、数、理、气里面的“数”。最简单的数说明最大的真理。这一点的确其他的人没有办法超越他。因为他说过了,你再想超越,那也就无法翻越他所标注的这个学说的脊梁。

相反,老子的道学思想却悄然地引领着世界哲学思想向前发展。老子这一段话,真可谓“横看成岭竖成峰”,“无限风光在其中”。就需要我们全面地去掌握她以后,无论从任何角度来阐释她、来发展她、来丰富她,都有无穷的知识能量。这一哲学思想,不仅影响着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发展,而且,这一哲学思想在17世纪,也可能从16世纪就开始对西方进行了影响,就开始了西游欧洲,演绎了一场“老子哲学西出涵谷关化胡”的活剧;对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着源泉式的滋养作用。如果不相信的话,我们下面还将展开来,论证一下“老子哲学思想西游记”的画面。

本次课程,我们将老子哲学思想对世界的影响和对国内历史的作用,从内外两方面作出一些浅析。对老子“三生万物”的哲学观,以及三生万物中的象、数、理、气,作出一些哲学学术方面的探讨,供大家研究和思考。

我们在前面花了不少时间和笔墨,将老子的大唯物主义和唯德主义辩证法思想,较为系统地、但并不是非常全面地进行了讨论和学习。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老子·德道经》学说的“○”和“一”以及“二”的一些皮毛,这也就是“道”和“德”以及“阴阳和谐论”。

我们循着道和德这个一元四素象、数、理、气的脉络,我们解析了老子哲学中二进位制数学的○和一,以及○和一的象学、理学、气学。但是,解析到老子的这一句名言时,我们也就不难发现,迄今为止人们并未能揭示出老子哲学中另一个数学的奥秘——老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数学公式中的四进位制!不知道大家思悟过这一个问题没有?也就是老子在这一句话中,所揭示的“○、123”这个四进位制的数学方式。因为,这个四进位制是演绎万物的一个基本数学方案。

的确哲学与数学有着不解之缘,数学无愧是科学的无冕之王,老子就是一位绝顶的数学家。他的“三生万物”这一句话中,所潜藏的四进位制数学原理,就是解析世间万物的宝匙之一。

前面讲到的○和1也是这么一个原理,○和1的数字电脑化以后,使整个世界都疯狂了。那么,老子在这里阐释的四进位制又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响呢?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答案。因为这个四进位制,她“三生万物”,她演绎万物,演绎到万物深层当中去,展示她是如何生、如何长、如何成、如何亡,就是阐释世界一切科学的敲门砖。我们可以豪迈而又自信地说:掌握了老子的这个二进位制和四进位制,宇宙天下之“算”尽在一掌之中!当然,我们期盼着四进位制的原理尽早在科学界获得长足的进步,推动我们整个世界迅速的发展。

老子上面一句论断中所蕴含的四进位制,虽然迄今为止未被西方和中国的科学界所窥见和发现;但是,它却被历史的刀刃深深地雕刻在二千五百年前的竹简之上,并且绵长悠久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发展。 

例如,“四象生八卦”等原理,都潜藏在这个四进位制之中。近代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物电脑即将登上历史的舞台。我们看一看这个生物电脑基本设计模式,那也就非常感叹老子的智慧。因为,生物电脑它是运用基因四进位制作为其基础运算模式,已经正在研究之中。运用DNA构成计算机的设想,就是依靠DNA中的ATGC四个独立碱基构成;因为这四个独立的碱基,先天性地、天然地形成了一个四进制的组合。老子为什么会发现到这么深?窥探到万物都有这个四进位制的特点,在这里简直是昭然若揭:就是近代的生物科学技术,在微观上所发现的DNA也超不过这个四,四个基本单元那也就是“○、123”四进位制的基本单元。你看看我们体内那么微细的DNA当中,也没有逃过这四个数啊!

目前,最有可能成为生物计算机运算单元的,也就是DNA或者RNA(核糖核酸)这一现象,将会再次展现和验证老子“三生万物”哲学思想的无穷魅力,我们可以拭目以待。据说生物电脑它的基础理论、数学理论转为程式方面也遇到了瓶颈,我们在这里不去过多地探讨。这个瓶颈,主要就是说二进位制是一个○和一个1,那么这个电脑里面的电流断开和接上就很容易完成。但是,四进位制这个○、123这四个数的话,不太容易这样表示。其实“无”和“一”的双重性,这个“一”具有双重结构性,或隐或显,要是把这个问题突破了,估计也就把这个瓶颈区给它突破了。这是如何去替代的问题。好,我们还是回来讨论老子的“三”。

老子认为:“三”,才是万物的生成之数。这个“三”,我们要解析它一下:它是由一和二所共同组成,老子强调“三”是万物产生的基数。那么,“二”的阴阳为什么不能称之为呢?妙就妙在这个“生”字上!古代的智慧者,都是遣字造词,遣字成句,用字极为精妙!不像我们现代人就拿别人的句来拼合起来用,古人是用字极其精微、极为精妙!老子在这里连续所使用的四个“生”字,那真是字字是灵符!在每一个地方的意境都不一样,四个位置就有四种意境。所以,其中的意境深远,空间极其广袤,包罗万象。需要我们用心去体悟,需要用我们的心身去感悟,则能展开整个宇宙和生命的缘起和发展过程。这个“四”、这个“三”、这个“四”的架构和这个“三”的理论,能给人以甚深的智慧性启迪。对于一个进行性命的德道理论求证的人而言,三生万物能使我们窥见到我们体内的最细微的结构,使它产生连锁性的反应和变化,从而对我们认识自己的性命,起到一个启迪的作用。

在象数理气之中,“二”的阴阳所阐明的是万物的属性和变化特征。例如,正反、上下、成败、生死等等都是二,都是阴阳。但是,从生化和长养而言,这个“二”不具备,它本身不具备;从事物变化的推动力而言,那么它又缺乏。万物虽然都具备着“二”的特性和特征,但是它们的一切变化却都离不开能量。必须要有能量,太极图才能运转、转动;必须要有能量,太极图里的白和黑它才能产生变化;离不开德一物质能量的滋养,和阴阳物质本身品格的相应。这个特点,我们要很好地去破,很好地体悟。为什么要强调五德品格的提升?为什么要去获得这个能量?那不都是为了使我们性命这一对阴阳能够均衡地发展吗?!对人是如此,那么对万物都是如此。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就是对三生万物的准确诠释。三生万物的主宰是一,这个生化的主宰就是一。阴阳二的旺衰、生死,完全在于德一这个能量的输布充盈。所以,我们在研究三生万物这一哲学理论时,切不可忘记它的灵魂就是一。而且,这个一的背后,还有一个最根本的、最初始的动力之源,这就是道,就是○,就是这个无。这个○,它处于先天的位置环境中,不可触摸,是一种虚无的状态。但是,虚无生万有,正是这个“无”的道,生出了德的一,并且驾驭着德一而生二、生三、生万物。因而,万物中皆含有德一,同时也含有道无、道○。所以,才会尊道而贵德。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由此可见,三是化生万物和解析万物的理论基础。“中气”,不论是以虚无的道○之态隐现,还是用德一能量品格状态呈现,这个中气都在发生着扶生、长养、平衡、和谐、和合、和煦、和畅、中和等等生化功用。只有道和德,才是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源动力,我们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个根本而观察万物、研究万物、认识万物,才能认识和掌握万物、万事的客观规律。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我们才能轻松地透过万物阴阳属性的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避免陷入阴阳属性的表象中不能自拔。你出不来,——跳不出来,那你就在阴阳的旋涡当中沉迷。所以,把握了这个三、把握了三当中的一,那才是根本!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展开看看三生万物在我们整个人类历史上、社会上的现象,加深我们对三生万物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我们还是从哲学这个位置上进行阐发和讨论。第一个问题,我们先讨论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泾渭所在。中国有句成语叫“泾渭分明”,我们要把这个厘清,把这个判别、判断分清楚,不要像近百年来一样,芝麻豆腐煮成了一锅汤,分不清楚泾渭。

(一)、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泾渭

对于老子的“中气以为和”的哲学观,由于许多中国学者不知道老子的哲学是修之于身的哲学,没有真实研究如何修之于身、格之于物;因而,没有亲身实践老子的圣人之治方法论,没有修之于身的经历,——切身的经历、第一感性的认识,加上西方文化界(从16世纪到17世纪以来的这四五百年间以来),也根本没有参透:我们中华优秀文化需要“体之于身,修真明德、修身明德”这些方法,才能正确地解读。他们没有获得这些方法进行实践,完全仅凭他们的聪明的智识,在他们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取而为用。所以,整个西方哲学界,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全面正确的、完整的解析和评价。

但是,我们许多的学者,黄皮肤的学者,却由于长期以来习惯于、依赖于根据外国人的评价而做学问;不是凭着自己的亲身实践来做学问,也就很难以认同和接受自己老祖宗们的大智慧。长期只能在嘴皮子上和纸上研究“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的表象。从我们有一位专家在国外参加学术会议讨论时,提出来要把“明明德”这两个“明”字去掉一个,那就非常典型地说明了:我们的知识分子、学术界,对“明明德”的实践方法一窍不通!那真是擀面杖吹火,根本都不知道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修之于身!根本不知道如何在自己身心之中实践修真明德,如何观之于物而知身,体之于身而知德,体之于德而知气,体之于气而知道。没有架筑起以自己的智慧认识自然和社会,知老子哲学,识老子哲学,明老子哲学,认同和发展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看到这个症结没有?民族优秀文化发展的症结病根,就是缺失了、抛弃了修身明德、格物至知这一个基础。这一个关键点丢失了,这才使我们难以认识自己的老祖宗,难以认识我们优秀的哲学思想。

近百年以来,经过五四连脏水带婴儿一起泼出的运动,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步入了逐步失落的惨痛时期。迷信于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批判,把它们奉为最高指示,这是五四以来许多中国知识分子逐步染上的顽疾沉疴。近代中国文化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感情和评价,几乎完全丧失了文化人的民族气节,跌落在奴性地对西方文化的依赖和眷恋之中。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完全是仰人之鼻息,看人脸色这样一个奴婢的状态。他们对民族和文化的自信心与自卑感,全部都建立在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的评价之上,建立在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等量齐观的比较之中,完全不顾及东西方不同的人文历史背景,不注意这个文化的土壤。似乎离开了西方的逻辑和方法,没有这根洋拐杖,我们就不会做出任何具有学术价值的发现和研究。似乎洋人对我们文化的评价就是圣裁,对于西方学者没有涉猎的中国文化的内容,当找不到西方人发表过评论时,自己就双目如盲,不知其是珠是泥,必然也就一概轻率地断定为糟粕,进而痛加批判而扫地出门。

近百年以来,我们文化人的脊梁已经弯曲得太久太久!民族的复兴,需要我们挺直自己的腰板!昂首挺胸阔步前进!《老子·德道经》,其实就是我们民族挺直腰板的最好支撑!但是,这个支撑点我们一定要找好,要找准!再也不能用洋拐棍来鱼目混珠!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西方在以欧洲为代表的土地上,从未曾诞生过道学、道德的学问、老子的学问,没有诞生过或者诞生过类似的哲学思想。他们各民族所拥有的,只有宗教文化和科学文化,道学文化是他们长期的缺如。这点,我们的学者不知道为什么近百年都没有发现,非常地遗憾。因此,在欧洲哲学史中,也就自然地发生了长期的唯心与唯物之辩、有神与无神之争,形成两大流派和大量学说思想。然而,在东方中国这块土地之上,由于整个民族的文化都诞生于《老子·德道经》的大唯物主义和唯德辩证法的厚土之上,没有这个争辩。翻开我们本土的历史,关于唯心与唯物之辩、有神与无神之争,在东方历史上是没有那么激烈明显的两大流派的。哪像西方这么热闹呢?你一篇文章我一篇文章,你一部书我一部书争来争去,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没有发生。为什么没有发生?那就是因为有了《老子·德道经》。当我们纵观历史,精研《老子·德道经》之后,我们不难清晰地理顺中国历史社会发展的经纬。这个经纬非常重要!不理顺这个经纬也就看不清历史,看不清我们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也看不清道学就是中国的科学之父和中国的宗教之母,东方的宗教与科学皆源于老子的道学。这是任何人也推翻不了的。

道以虚无的○产生德一,以这个○和一为东方哲学的最高基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的哲学思想,统领社会导向。中国的哲学以道学为基础,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学,是超越一切狭隘唯物主义的大唯物主义哲学。这个哲学思想,她诞生的土壤那是非常重要的。汉代以前老子的哲学思想,亦称之为道学。最早在道学基础上诞生的科学,是中华传统中医学(黄帝内经),文字科学(仓颉造字),以及后来与道学的外丹术密切相关的化学和冶炼科学技术。把这个经纬我们把它理顺,连外国人都知道理一理,我们自己没有理。其实道学诞生中国宗教,远比道学诞生东方科学的时间晚,晚很多,一直晚到了汉代。在中国道学基础上诞生的本土宗教,已经是汉朝后期之事。因为道学牢固地影响着、引领着中华文化发展的总方向,并且在老子承上启下地总结出《德道经》的基础上,同时诞生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入世治世思想,构成了两大系统。孔子师从老子,是老子道学思想入世的忠实执行者。他的思想,全面贯彻、执行着老子的道学思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根据这个理论框架基础,就构成了低于老子哲学思想的第二个台阶。这第二个台阶,实际上就进入了大地,进入了民族文化的大地之中。我们看看是不是这样?要求修持者、实践者都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运用这个“艺”来入世。但是,我们的有些学者胡里糊涂地就非想把这个儒学独立起来,跟这个道学割裂开来。那怎么能割裂得了呢?!师徒之间、父子之间的感情,割不断理还乱,你还不如承认她是一体。当然,我们要专章来讨论,道学和儒学在这里就不展开。

所以,道德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导。道学,是东方文化、一切文化的“父母”,既是科学的父亲,也是宗教的母亲。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也就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于西方欧洲哲学史上这种相应两派的纷争。近百年以来,我们丢失了自己的本土文化,看不懂、读不懂自己的本土文化,全盘接受西方文化的左右。同时,不分青红皂白地将东方大地类比于西方大地,强行套解,张冠李戴,勉强凑合着肢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优秀的哲学思想,这不啻于是一场百年灾难。而且,用西方逻辑推理性的哲学思想,来套解东方修身明德的哲学思想,这对于连最后一点修身明德“诵读经典”方法都已经抛弃的文化人而言,也就根本不可能达到能够理解的水平。

翻开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我们也就不难发现:西方的哲人、科学家和文人,对于东方文化的解读,在历史上都是封闭在他们固有的文化土壤基础之上。由于没有东方道德文化承传土壤的基础,缺乏这个滋养,也没有任何修之于身的方法提升他们的解读能力。所以,无论是莱布尼茨对八卦的解释,还是康德对阴阳和谐论辩证法的发挥,以及黑格尔对三生万物的运用,我们真正读进去自己老祖宗的东西以后,你再把这三个大哲学家、赫赫有名的大哲学家科学家的理论,再看一看,你就不难发现。

细而论之,由于他们不知道道学的真谛,也就只能站在宗教与科学这一对阴阳二数之中进行不全面的解析。所以,得出来的结论、应用的程度,都只能是管中窥豹,盲人摸象,不能获得其中的全象和神韵。这就如同我国近百年来,放弃了研究传统文化的内证方法,甚至连诵读经典这种最简易的实践方法也加以抛弃的近代文化人,他们虽然认识中文,却已经跟洋人一样,不能解读自己的祖先。个个都像假洋人一样,丢失了最根本的方法,无论是道家的修之于身也好,还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好,都在这个“身”字上面抛弃了。抛弃了方法、抛弃了实践,因而也就没办法进行全面真实把握住其中神韵的解析和运用。所以,这部分人就跟那些洋人们一样,而且还跟洋人们一起来对我们的祖先进行深刻的批判。扭曲和诋毁自己的文化,远远甚于西方人百倍之多。

道学,既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食粮,她滋养着整个民族的生息繁衍和文化的发展,百折而不颓。道学的厚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她包容化同,对世界各民族的各种文化和思想都具有极佳的亲和力。她不论在神州的土地上,还是走出国门,都能永久地处于长生之地,并且能对其它民族的文化带来勃勃生机。

例如,她对古印度佛学的受纳就是明证之一。的确,道学在家里能够受纳,走出去能够包容。我们看一看是不是这样?诞生于印度的佛学文化,在印度本土上她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她东来中土以后,与道学儒学相融会,也就注入了无穷的生机,不仅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而且在近代以中土为根基,传遍全世界。试想一下,如果佛学当年不传入中国,不与道学和儒学相交融,那么她也就必然早已像在她出生的土地上一样,成为历史的记忆。我根据他们到印度去的人拍回来的片子可以看到:的确,都已经成了残垣断壁。还是世界各地的佛学之子在进行恢复,——作为一种纪念进行恢复。这个佛学在古印度,她是伴随着两个以佛学为国教的国家的消亡而消失的。其中的哲理,是引起了许多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深思的。佛学为什么到中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能够兴旺呢?要根据我的看法,那就是因为到了中国以后,上面有道学相扶助,下有儒学相支撑,所以佛学才安然地居在中央蓬勃地发展。因为,有了道学和儒学这两个哲学思想的基础,也就自然地填补了纯粹出世思想方面的不足,所以她的传播不会引起国本大势的彻底动摇。这才是根本!不能够抓住表象去讨论,分析要入木三分,抓到根本上去看。

所以,我非常钦佩老子的 “中气以为和”,这句话就是万物生化长生的根本所在。对于这句话的解读,万言也不足以描述其中一二。就“中气以为和”,我们把握住了,我们的性命就容易进入长生之地,社会也容易进入发展时期。好,这个问题暂且谈到这里,要展开来根本没办法完全把她铺开,时间不够。那么,再看一看老子的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那就是横贯中外圆融中西的绝学。

 

(二)、横贯中外圆融中西的绝学

近百年以来,由于我们主动地弃典忘祖、全盘西化,致使我国现代的哲学思想大都源自于西方,而且我们的哲学思想完全是照搬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罢黜百家,独尊马列已经多年。

老子的哲学思想早已经弃之如敝履,我们要想重新承认和认识老子的哲学思想,还得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展开我们的思维,以历史发展的角度,循着东西文化相融会贯通的脉络,一方面,得分析西方哲学思想的来龙去脉和其中的优劣;二方面,还得根据东方文化的社会基础特征,来解析、分析老子哲学思想的特征。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全面解析和掌握老子丰富的哲学思想,从而也可以避免各种已经在百年潜移默化中全盘西化、非中非西思想者的诘难。我们只有把她理顺,我们站更高一点来看,看看这个老子哲学思想西游记是怎么样游的?产生了什么作用?那么我们就会恍然大悟,不会像以前那样迷信于西方的哲学思想而忘记我们古老的东方哲学思想。

老子的道学,是横贯中西圆融世界的哲学。我曾经编绘了一幅《老子哲学西域游记图》,用老子的哲学思想西传欧洲,几个哲学家受他的思想的影响,将西方的哲学思想发展到近代哲学思想的顶峰。源于哪儿?源于老子的哲学思想。连他们自己都不否认,可是我们自己的学者却看不清楚。我们自己的学者不直接地去从老子哲学思想当中进行学习,发展自己的哲学思想,相反却跑到国外来,从外国哲学思想这个文化之库当中,去学习他们通过老子哲学思想的启发而产生的哲学思想。我们不是端着金钵子去讨饭又是什么呢?!所以我绘了这么一个画,在这个电脑上面我没办法给大家看。将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大陆,对欧洲文化和哲学的影响脉络用一个半圆,根据编年史和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哲学家的名字和他们应用的道学哲学的内容,一个个地串起来。就成了一个图表,这样,一组成图表以后,一串起来后就很清楚,无论是莱布尼兹这个应用○和一发展他的数学,还是康德运用二发展他的哲学,还是黑格尔用这个三演绎他的辩证法,都没有逃过老子的一、二、三。是老子启发了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了他们。看着这张图,自己也经常会心微笑。笑什么?笑老子哲学思想的伟大,笑道学无比强大的能量,笑老子的学说不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

老子的哲学思想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谁能揭示其中的精髓,应用她,谁就能成为历史的巨人,成为学说的巨匠,成为科学的先驱。当然看一看西方对老子的理解、解读,同时我也感叹,西方人要想真正全面地掌握老子的思想,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这个基础文化的隔阂、那个文化土壤的确滋养性质不同,还有两个大的障碍有待他们逾越。短期内,他们只能以其本身具有的智慧为基础,实用性地、局部性地采撷其中的精华,升华其本来已经存在的智慧,从而为己所用。

历史上曾经有“老子西出涵谷关化胡,不知所终”的记载,对于这个历史记载我们暂且不去考证。我们所要关注的是,老子哲学思想的西游对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和作用力。这一点,如果能够突破并且形成共识,当我们发现原来16世纪以后西方哲学中的精华,都得益于《老子·德道经》的滋养而形成时,我们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想呢?就如同著名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那么,我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同,是怎么样的呢?真正认识到尼采这样一个层次和程度了吗?如果真正认识到了,我们自己也就必然将会重新建立起对自己传统文化的新认识,从此再也不必仰人鼻息地对待自己的优秀文化宝库,弃典忘祖的咄咄怪事也就会远离我们,离开这个新的时代。

德国称得上是西方哲学的摇篮,它诞生出许多世界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然而老子与德国有着不解之缘,十七世纪以后,这些著名哲学家的思想都与老子的学说相关。老子哲学的西出化胡现象是极为有趣的现象,而且重点就在德国。老子哲学思想的西游记,同时又揭示出老子哲学思想墙里开花墙外香的苦涩幽默,从而令炎黄子孙汗颜和羞愧。我奉劝那些热爱中国文化、但又怀着深刻自卑感的知识分子们,不要仅仅局限于引证西方人对中国古代“奇迹”的发现,不要局限在那个里面,在其中发出无力的赞叹,陶醉,并且在其中孤独地自乐,以求获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这是不可取的!而是要窥破其中发生奇迹的根本所在,找到其中的症结,解开这个症结,从而树立起弘扬《德道经》、我当其责的信念,继承和发扬我们本民族的道德文化,书写出我们民族新的奇迹。那才是我们应当做的!

当我们循着老子哲学思想的西游路线进行深入探索之时,我们的确也就不难发出:“东方西方,唯道独尊”自豪而又自信的心灵呐喊。我们会呐喊“振兴中华,唯我道德!”我们应当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些心声也就必然会成为全民族知识分子的共识。从而运用《德道经》,实践《德道经》,应用《德道经》,全面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与精神素质,使我们的民族和国家重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老子道学的哲学思想西游记,可以远溯到16—17世纪。在16—17世纪时,由于欧洲传教士进入中国,扩大了欧亚文化交流的渠道。这些一批又一批的传教士,一方面将西方的宗教、哲学、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另一方面又将东方文化和科技带回到了欧洲,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那时曾经出版过大量这些传教士带回欧洲、并且编译的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老子、孔子的思想和学说都在其中。整个欧洲,曾经一度出现过研究中国文化的热潮。通过对欧洲现存的16-17世纪中西交流文献的研究考证,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现象。这个现象可以说是客观存在。例如,当时欧洲的文化界就曾经将伏尔泰称之为欧洲的孔子。既然出现这样一个称谓,那可见当时中国哲学思想传入的盛况也就空前了,当然现存还有很多的书来说明这个问题。

1658年,在慕尼黑出版了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卫匡国(Martin Martini, 1614-1661)的《中国上古史》(Sinic histori decas prima)

1660年,在荷兰莱顿出版了斯比塞尔(Gottlied Spizel,1639-1691)所编著的《中国文史评析》(De Re Litteraria Sinensium Commentarius),此书现存于比利时新鲁汶大学图书馆中,编号:3A17908

1671年,出版了法国来华传教士聂仲迁(Adrien Greslon,1614-1695)的《鞑靼统治时代之中国历史》(Histoire de la Chine sous la domination des Tartares)一书。

1687年,在巴黎出版比利时来华传教士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1623-1693)的《中国哲学家孔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可以说欧洲各个国家基本上都存在,只要有传教士进入中国的,都带回了中国的哲学文化和人文文化。

以上这些早期传入欧洲的汉学书中,其道学的内容,最常见的是中国宋朝时期周敦颐秉承道家陈抟老祖刻在华山石壁上的《无极图》,所著书立说的一本《太极图说》。因为当时,他把文字的太极两仪、阴阳四象、八八六十四卦等学说,都用图解的方法表现了出来。这些图解,最直观地介绍了中国的哲学思想。使西方人一看没有文化方面的障碍,一看就明白,所以传教士们在他们的介绍汉学著作中,普遍都收录了这部《太极图说》的部分或者全部的内容。

这些现在可以查阅到的早期书籍,以及还有很多很多散在民间的更多的资料,使东方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成就,正式地在欧洲广泛地传播,从而对17世纪的欧洲思想界和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文化系统论的角度而言,这也就是老子哲学思想“西游记”的发端,就以此为开端,只不过他的哲学思想在当时还只是片断性、而并非整部《德道经》翻译性的介绍。其中老子的学生孔子和徒孙们的学说思想和哲学成果,都作为先锋一起登陆于欧洲的大地上,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

古老的东方哲学思想和科学传到欧洲大地以后,第一个受惠最大也最著名的是德国的莱布尼茨。他是德国启蒙运动中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被称为德国以及欧洲历史上最后一个各学科的通才。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而得出来的科学研究成果非常骄人。莱布尼茨在与牛顿并列为微积分的发明者之后,他曾经一度变得非常自负,瞧不起任何人。谁知他的自负,终于有一天被来自中国的哲学思想所击溃。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位智冠当时的学者莱布尼,第一次看到简单的太极阴阳八卦图《河图洛书》的拉丁文译本后,顿时惊得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激动之下,将自己微积分的书扔进了身边的字纸篓,众人不解,他便提笔疾书:这是一个宇宙最高奥秘!他将这个“0”和“1”、太极阴阳八卦称之为宇宙的最高奥秘,这个分量我们想过没有?他连连称赞中国人太伟大了。大叹自己虽然了不起,却比不过中国人的智慧。从此,他也就放下了傲气,如痴如醉地研读中国文化和哲学著作,这位数学泰斗在当时可的确名振江湖,是德国柏林科学院的创办人和第一任院士,他还曾致信给清朝的康熙皇帝,提议在北京也创立一家科学院。甚至曾经托朋友向康熙皇帝申请加入中国籍,只是自恃国势强盛的大清皇帝康熙,并不肯屈尊降贵地接纳这个化外之邦的“蛮夷”,因而也就没有遂其意愿。他,是欧洲第一位给太极阴阳八卦起了个西洋名字叫“辩证法”的人。辩证法从哪儿来?这一眼不就看出来了嘛!什么是辩证法?原来自己老祖宗的东西叫辩证法。以后他又著书专门叙述,并且系统性地阐发二进位制,因而名声大振成为数学泰斗,四海皆知。这段神奇的故事,至今保存在德国翰诺岱图书馆内。

莱布尼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由衷地热爱,他曾经想自己翻译《老子·道德经》。他对中国文化曾经发表过大量中肯的评价,他在《中国近况》一书的绪论中说:“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欧洲--中国”。“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相比,面积相当,但人口数量则已超过”。“在日常生活以及经验地应付自然的技能方面,我们是不分伯仲的。我们双方各自都具备通过相互交流使对方受益的技能。在思考的缜密和理性的思辩方面,显然我们要略胜一筹”,但“在实践哲学,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绌了”。

1716年,莱布尼茨在“致德雷蒙先生的信——论中国的自然神教”中,承认二进制是中国人的发明。他说:“因为问题在于证实古代中国人的学说的价值,以及古代中国人远远胜于近代人。” 莱布尼茨就看到了古代中国人远远胜过近代人,可是我们却认为我们自己比古代人要强得多,这个认识的颠倒为什么会出现,我们数典忘祖,弃典忘祖,还不如一个外国的科学家,值得我们反思!

作为著名的哲学家,他的哲学主要是“单子论”、“前定和谐论”及自然哲学理论。他以单子论的实体学说而名扬一时。他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和古典辩证法的直接思想先驱,其学说与其弟子沃尔夫的理论相结合,形成了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极大地影响了德国哲学的发展,尤其是影响了康德的哲学思想。他开创的德国自然哲学,经过沃尔夫、康德、歌德到黑格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辩证思维系统的建立,更是与莱布尼茨正确地解读了中国传过来的道学思想密切相关,与他的思想贡献密不可分。学术界一般都认为:莱布尼茨,是近代西方第一位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者。

莱布尼茨不仅阐发了二进制,而且赋予了它宗教的内涵。他在写给当时在中国传教的法国耶稣士会牧师布维(Joachim Bouvet1662 - 1732)的信中说:“第一天的伊始是1,也就是上帝。他把他的二进制都与宗教的阐释结合起来。第二天的伊始是2,……到了第七天,一切都有了。所以,这最后的一天也是最完美的。因为,此时世间的一切都已经被创造出来了。因此它被写作‘7’,也就是‘111’(二进制中的111等于十进制的7),而且不包含0。只有当我们仅仅用01来表达这个数字时,才能理解,为什么第七天才最完美,为什么“7”是神圣的数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第七天)的特征(写作二进制的111)与三位一体的关联。”当然这个三,我们现在在讨论“三生万物”那是必然,你逃不过的,但是他把它与上帝联系起来了,与宗教联系起来了。因为他们当时只有宗教没有道学,所以他的解释只能到此为止。

他还曾经说过,“○是自然,一是上帝”。“虚无生万有,用一就足够了”。

在这里,我们要放慢一点,仔细得体悟一下,我们不难产生一个重大的发现:东方哲学思想与西方哲学思想的分水岭、岔路口,三岔路口寻真种!我们找到这个三岔路口抓住它,也就不难找到一个重大的发现:在老子哲学思想体系之中,“一”是德,而不是上帝,一是能量,一是气。“一”,是唯物性的物质,与道“○”一样都是唯物性的物质。即使上帝是客观存在,那么也得恭恭敬敬地请他坐在○中,而不是呆在一上。因为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德道经》德篇)那这个一怎么可能是上帝呢,对不对?排比的这个“一”揭示的,正是这个德,是能量,而不是上帝。为什么莱布尼茨会产生了误判,错误地解析了呢?因为西方没有道学,缺乏对《老子·德道经》的真正解读,这就是“三岔路口寻真种”!研究哲学的人、研究历史的人把握住这个三岔路口,一切就迎刃而解,真相大白。

从以上莱布尼茨所阐发他对○和一的宗教认识中,从他错误地将东方道学的哲学思想与宗教混为一谈的误判中,我们不难发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一个重大差别。这一明显的泾渭分明的差别,就是东西方文化在哲学理论基础中长期被混淆、而又长期困惑中国哲学界未能破谜守正的症结所在。西方哲人的这一误判,责任并不在他们本身,但是却祸害中国文化长达百年之久。中国的学者必须清醒冷静地看清楚:在整个西方文化发展史的基础土壤中,只有宗教思想,而道学思想却数千年地处在缺如状态中。他们在接受我们中国哲学思想的早期,未能及时认清道学思想的面貌,被他们自己的客观文化基础环境所左右而误判,这是顺理成章的必然现象,我们没有必要去责怪人家。

由于他们自己的哲学长期没有道学思想的引领,上不了台阶,没有人指引出来,从而在哲学界陷入持久的唯心和唯物、有神和无神的纷争之中,争来争去,辩来辩去,辩了几千年,也就是必然。理论是基础,就像我们现在的同学们一样,理论都给大家了,大家就觉得无所谓了,没有这个理论的时候,东闯西闯,到处去寻找。在西方就是这样,他们要冲破这个障碍,他们才辩得不可开交。所以,他们出现这个现象,我们应当引起注意,这个误判是顺理成章的必然现象,他们在陷入了唯心和唯物、有神和无神的纷争当中也是必然。并将这一切强加给中国哲学思想,强迫中国哲学思想削足适履,而我国学者也长期昏头昏脑地在其中推波助澜,拿着高中的教材否定大学的教材,岂不可笑,岂不可悲!欲置老子哲学思想于死地而后快。

这,就是莫大的悲哀和民族的伤痛!我们抓住西方哲学界早期非常普遍的这一对东方哲学的思想误区,通过深刻地剖析,就足以厘正理清东方哲学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的异同,还我老子大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唯德辩证法思想的本来面貌!这个工作一定要做,要做好,要厘正理清!

西方哲学界长期深陷在阴阳的“二”数之中不能自拔,他们由于没有道学思想,所以不明“三生万物德最奇”之理。这个德认识不到,就是昏虫,昏昏噩噩,糊涂的,不知“一”的本来面貌,就理不清,不知“三”中的这个“一”的本来面貌。不识德一的唯物性,长期将老子的德一哲学观套用于西方的狭隘哲学观之中,将这个“一”视为唯心论而喋喋不休地进行争辩。

德国著名哲学家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827日—18311114日),虽然曾经接近过这个“三”,但还是因为道学基础底蕴的缺如,未能识破其中“一”的真面貌,只能实用性地运用“三”。一打开他的哲学书,不难感受到这个“三”扑面而来。虽然他没有破迷,将这个“三”里面的“一”真正地解读出来,但他运用这个“三”,那运用得绝了,后来的哲学家还很少达到他这个层次和阶段。尽管如此,由于他接近并且运用了“三生万物”之理,从而创造了他哲学上的辉煌,成为近代哲学史上的巨人。

黑格尔并不通晓汉语,但是他从法国汉学家雷缪萨(Rémusat)的著作中,间接地了解到老子的思想,同时也接受了雷缪萨本人关于老子和道家的一些观点。黑格尔在其哲学体系中,既充分吸收了古代西方的哲学思想,也明显地表现出他受到中国道学思想的巨大影响。他在《哲学史讲演录》中,对孔子、孟子讲得很简略,一笔带过;但是对《易经》,——尤其是对道家的老子,的确很重视,并且用专门的章节特别讨论了《老子》中的“道”和“无”。这个现象值得分析。1770年出生的黑格尔,是西欧现代哲学的顶峰人物。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逻辑合理,充满生气,立论新奇,论述动人。他研讨每个命题,完全按照太极图的正、反、和的三维形式,采用三段式解读法。他的哲学总是分三大部分,每部分论述三大命题,每个命题分三个论点,每个论点又分成三个步骤来进行解明。在解读和运用老子“三生万物”的方法论中,黑格尔可以说是在西方哲学领域中将它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人物。你不得不佩服他,他紧扣着这个“三”用得挺好,虽然只是在表面用数上面用得好,在这上面也吸收了一部分其中的智慧,但是并没有完全展开来。

真正用老子的道学来解析西方哲学史,我们就不难明白几百年来为什么西方哲人都难以真正全面解读老子学说的两个重大因素。有两个重大因素,现在提到的是之一。这个重要因素,就是民族的道学文化底蕴,西方世界并不具备。第二个重要因素,就是老子的道德哲学是实践的哲学,社会实践和自我心身实践不可须臾相离。这个社会实践和身体心身内部的实践,在老子的道德哲学当中,那是分分秒秒都不能离开的。正如老子所说:“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老子·德道经》)你不修、你不实践,你怎么知道她是德?德的象数理气你一窍不通,那么也就无法运用老子的大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唯德主义辩证法的方法论。

老子的道德哲学,是以在自己的心中和身内进行实践为基础、为主导的一门哲学,没有亲身在自己的身国内真实地实践这个德和道,也就无法真正地解读老子的思想和学说。这一点,连我们中国人自己从元明时期开始,在整个文化界就逐步丢失了,自从国民初年五四时期,第一任教育部长蔡元培将“经典诵读”这一简单而又宝贵的方法废除以后,中国人连最后一点能够真正读懂《老子·德道经》的实践方法、能够读懂《四书五经》的实践方法也彻底抛弃了。所以,百年以来的现代人,也就更难以出现能够真正能解读老子的学者,当然这里面展开内容很丰富,其中的为什么,我们另篇再议。

不论中外,如果能够实践老子的圣人之治方法,修之于身,同时掌握老子的大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唯德主义哲学观,运用好“三生万物”的解析法,用德一驾驭阴阳二来解析世界万事万物,那么整个哲学也就必然会如日中天,也就会自然地冲出唯物与唯心、有神与无神的枯井。如果人类能够真正认识老子德一思想的能量物质性和品格性,“执一以为天下牧”,那么,整个哲学界的一切争论和疑云,都将会烟消云散,冰雪消融。世界各学派的哲学,必将都会自然地升华为道学,从而引领人类和世界健康地向德治世界的方向发展。“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翻开西方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欧洲发展史上,凡是有成就的、有创造的、著名的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几乎都具有浓郁的宗教情结和神学之缘。我们可以探讨一下,这样加深我们对老子道学的理解。

比如,柏拉图(前427—前347年),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但是却被定性为唯心论哲学家。而且,还根据唯心与唯物的界定,又将唯心分为多种派别。例如:莱布尼茨、黑格尔,算是客观唯心论哲学家;培根、洛克、休谟等哲学家,被归入主观唯心论哲学家;康德,则被划定为意志唯心论哲学家;而詹姆士,又被归入经验唯心论哲学家;柏格森,则算是直觉唯心论哲学家;罗素,却被定性为存疑唯心论哲学家。真可谓名目繁多,帽儿各色。学术界对沾一丁点儿“唯心”边的哲学家,都进行详尽的分类,无非是想将唯物论哲学思想进行鹤立鸡群式地凸显起来,因而将唯物论哲学家弄得既苍白而又纯粹。两者界线分明醒目,以免被判定为是不彻底的、不纯粹的唯物主义者。如此这般,深陷于阴阳这个二之中长期对立,争论不休,缺乏中气以为和的调谐,也就更不能够谈得上统一与升华。这种现象,对于老子道学思想者而言,那当然也就是摇摇头,没办法,因为它并不难理解,但又是一个必然现象。

发生在西方哲学界的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却难以发现和找到这么多名目繁杂的、对号入座的哲学家们。你看看,研究历史的、对历史比较熟的,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些对号入座的“帽子”啊?什么“直觉唯心论”、“经验唯心论”、“客观唯心论”,我的天哪!——“存疑唯心论”,在我们的历史上找都找不到,找不到这么复杂、这么奇怪的一些现象。但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到近百年以后,由于我国学者在自己丢掉本土文化的宗根,全面学习了西方的哲学以后,费了很大的努力,才从南朝齐梁时期找出了一位与佛学辩论而书写《神灭论》的无神论思想家范缜将他树立为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的代表。然后,再又寻章摘句地、强行地将中国历代哲学家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在此基础上同时展开高超的化妆技术,将相同的面具套在不同的哲学家脸上,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几乎都成了可以任人摆弄的木乃伊。大家的学术任务,好像只要能够将中国的哲学与西方的哲学分类“接轨”就行了。不是真正地去研究中国的哲学,只是完成这个连接跟西方一摸一样,心里那就痛快、舒服了,就从来不想想中国这块土壤上养得是我中国人,而不是洋人!这些行为,可真是为难了那些老祖宗们,戴上那些本不应该是他们所戴的帽儿。

我们既然有时间、有精力去玩这些文字游戏,却又为何不去探根寻祖地研究一下东方和西方哲学诞生的土壤和外环境呢?为什么不深入西方本土中,亲自考察体会一下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异同的气息呢?我到国外五年来,就深深地感受到这种气息。西方人要想真正地了解中国,从心底、从精神因素、从社会环境、从各个方面,几千年来形成的这个土壤也难以攻破。我到西方来传播《道德经》,那是从高的地方越传越低,越传越矮。开始来的时候,我都感到奇怪,怎么在西方连体操都能作为内功传授呢?有的人就打着这个旗号,把小学生在操场上做的这个体操,用几句话一改,还弄得非常兴旺发达。为什么呢?没有那个土壤,没有那个基础,你教高的不行,你教生命深层次的变化不行,你非得从小儿、小学那个程度去教起,那不就是差距嘛!你亲自过来考察体会一下,不就明白了嘛!可是我们有些学者不愿意,没有去做,没有慧性而过早地将自己当成“圣人”,“不出于户”坐在书斋之中寻章摘句,翻来翻去,想达到“以知天下”,可能吗?!如此这般以为“书中自有黄金屋”,当然也的确有那么个脏兮兮的黄金屋,可能因此而发点财。岂有不骗自己、误民族、害国家之理!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中国文化的模式,按照老子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和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学之路去实践一下?特别是要在“修之身”和“修身”上面下点真功夫,“明明德”以后,再来“以天下观天下”呢?

我们常说“人心不古”。这个“不古”,其实就是我们丢掉了“修之身,明明德”,才使我们的民族从16世纪以前的强盛时期衰落下来的。我国从元明两朝开始,就逐步严重地丢弃了道学和儒学实践“明明德”的方法论。连西方人都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个转折时期,而我们自己却还没有找出其中的原因所在,真是奇怪得很!

16 世纪以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西方,曾经引起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惊奇。他曾经说过: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主要是由于科学家们得力于两大法宝,一,是以欧几米德几何学为代表的形式逻辑思维方法;一,是以培根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实验方法。这两大法宝,中国古代贤哲显然都不具备,然而值得惊奇的是,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有不少都被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做出来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当然,爱因斯坦没有去寻找它,也可能即使寻找也找不着。其原因其实就是:我国古代,高度重视以老子的《德道经》思想作为全民教育基础。在人生的六大阶段当中:胎婴养虚,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老年养福。将人的一生,自觉地规范在道德教化的全过程之中。对童蒙和少年的经典诵读教育,不离《德道经》、《易经》和《大学》这三部最重要的、既能够培养和开启儿童智慧心灵、又能使孩子们长大以后能够自然地学以致用的经典。我们要注意到:我们古代科学家的特点,那都是易学的大家!古代科学家们,正是自幼开始这种诵读教育学习,从呀呀学语就开始了,从而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学家们不曾掌握的一把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所以,中国古代科学家才能够更早更快地破译许多宇宙自然之谜。这就是古代将“道”和“易”组合起来进行诵读教育,既能“为学日益”(觉悟),又能学以致用(用易),相得益彰。这种教育方法的成功,才诞生出大量当时远超于西方的科学成就。

我们要从民族文化的基础这个土壤、这个方法、这个领域,去分析根本原因。儿童教育、青年教育,那是社会的基础、发展的希望!我们口里很会说这句话:“教育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希望!”就是不去分析我们古代由盛到衰的原因,也就发生在这个教育上。我国历史上之所以出现汉朝和唐朝的辉煌时期,这种教育方法发挥了根本性的奠基作用,功不可没!同时也证明了:《老子·德道经》和《易经》的诵读教育方法,是科学的!历史的经验无情地证明了这一真理。

遗憾的是,在宋朝时期,由于朱熹完全弃道从儒,全面改革儒学,并且将儒学与道学对立起来而分庭抗礼,完全排斥道学,在教育结构上彻底独尊儒术。当时,曾经有一个“偶中尔”的故事,说的是朱熹这位理学家与道学名家白玉蟾,同时在一座山上各开一个学馆,(古代是喜欢依山傍水办学校,现在是都喜欢办在平地上,都是在城市中央。)分别授业教育学生学儒和道。从修于朱熹的学生和从修于白玉蟾的学生经常在一起交流,白玉蟾的学生谈到自己的老师的时候非常崇拜,提到在教学中的许多奇迹,发生在他们学馆内、学馆外。自己身内、身外的许多奇迹,引起了跟随朱熹的一些学生的兴趣和不理解,为什么会发生呢?古代都很尊师重道,这做学生的不懂,那就回去问老师。朱熹的学生回学馆以后,就问朱熹:“某某事情,白老师为何能分析得那么准确呢?”朱熹就回答自己的学生说:“偶中尔”。这个“偶中尔”,现代语的意思就是“那只是偶然的”、“碰巧的”、“瞎猫子碰到死老鼠――不足为奇”。这就是 “偶中尔”的意思。问的次数和问的学生多了,朱熹都一概以“偶中尔”来回答自己的学生。这“偶中尔”三个字,也就传到了白玉蟾的耳朵里,白玉蟾听了以后,也只是微微一笑,也没有说什么,未做出任何反应。有一天,两个学馆恰巧同时游山踏青,春天嘛,有喜欢踏青的习俗。不料途中大雨滂沱,大家知道,夏天的雨也好,春天的雨也好,有时候是说下就下。所以,朱熹和两个学馆的学生们,都纷纷跑到大树下避雨。唯独白玉蟾坦然自若,不避不躲、不慌不忙地在风雨中的山路上,踱步从容而行。不久雨过天晴,大家纷纷从避雨处走出来聚到一处,但还是都已经基本淋湿透了。此时,朱熹却发现白玉蟾虽然在雨中行走半天,全身却找不到一处湿痕,也就颇为奇怪地问:“你怎么一点也没有淋湿呢,真奇怪?”白玉蟾笑了笑,回答说:“偶中尔”。这个“偶中尔”三个字一出口,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引得在场的学生们都朗声大笑起来,一时传为佳话,被后世也就一代代地传下来了。

这个故事中所揭示的是什么?我觉得值得我们研究哲学、研究文化的人的深思。特别是,我们《老子·德道经》的实践者,要从这里面悟出个三条五道来。这个故事深刻说明:离开道学,只讲理学,不将象数理气整体地把握住,并且真实地进行体之于身、修之于身的实践,也就丢失了道和儒的根本。光是嘴上夸夸其谈,理论上一套接一套,抛弃了祖先们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那不是在造孽吗?!重理不重实践,也就僵化了道儒的思想和实证方法。可惜的是,我国自古流传而下的同步开启人类智识和慧识、双向同步开发的教育方法,自朱熹二程之始,就被无情地阉割在历史的进程之中。

中华民族的智慧,从此失去在世界上领先数千年的地位。症结就从那个时候,病根就在那里。而且,有了这个发端以后,到了明朝,明朝的皇帝是朱元璋,他当了皇帝后突发奇想。朱元璋因为朱熹的名声响亮,他创了理学,将儒学和老子的道学弃置一边了,独树一帜,称之为朱程理学,名头非常响亮。所以,朱元璋一看朱熹老夫子也姓朱,我这皇帝也姓朱,当初唐朝李渊、李世民他们尊老子李耳为祖,带来了繁荣昌盛的唐朝数百年鼎盛时期,那么现在我姓朱,不可能把老子李耳再尊为自己的祖先了,是不是试一试把朱熹弄过来当我的祖先呢?有了这个想法以后,意欲仿效唐朝尊老子李耳为祖的故事,想尊崇朱熹为朱家的老祖,来振兴国运,与唐朝相媲美。虽然,他垂询于本族之尊长未获同意,为什么不被同意呢?因为在朱姓的辈谱上,朱熹根本排不上老祖的位置,他年代不久,时间不长,怎么可能承认他是真正的老祖呢?那些尊长也不同意,朱元璋也就只好作罢了。虽然这个形式他没有做,但是,这位朱皇帝并未死心,在国家文化和教育上,仍然全力推行朱熹改良的儒家学说思想,这个理学,后世简称之为朱程理学。这个理学当中,有多少是老子的?有多少是孔子的?——已经体无完肤了。

到了明朝,朱元璋以后又定八股为制,(提到这个八股,大家可能都知道。)这样一来,就将童蒙少年教育当中,从汉唐时代以来,早已经深入到百姓家的诵读《德道经》的内容彻底地废除了,从此也就开始只诵读朱熹二程编辑的四书,并且在国家的遴选人才上以八股文取士。你只有按照他的老八股去作文章,你才能当秀才、当进士、中榜眼、得状元,因而祸害我们伟大的民族将近八百年。使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修养水平、智慧同步开发能力,全面迅速下降。

智慧同步开发可以说是国宝,是中国人独特的认识。你看外国人他只是描写的什么灵感思维、潜意识,我们祖先那就是把它分为两大系统、两大领域:一个是智,后天的智;一个是先天的慧,泾渭分明。这一对阴阳,用德来把握,《德道经》一颂,你就把它都开发出来了,很简单的方法,可是我们就丢了。自朱熹开始丢弃,丢到朱元璋时,更糊涂,糊涂皇帝。所以,我国的智慧开发能力迅速下降以后,哲学和科学人才再也未能走到西方世界的前面。

为什么抛弃童蒙《德道经》诵读教育以后,会使整个民族的智慧素质急骤地下降,产生如此深重的民族灾难,这些内容我们将在以后的专篇中分析论述,这次课程中就暂不展开这些内容了,各有侧重点。

(三)、中西宗教特点的异同

我们要掌握老子的三生 万物的学说,掌握这个分析 方法认的特点,还得要先把整个大事厘清,厘正、辨清,再来分析一下中西方,中国和西方宗教特点的异同。

我们就用老子的《德道经》,作为一把手术刀来解剖一下,来看一看中西方宗教特点的异同,理清我们的错误认识。西方的哲学界和科学界,也可以说在社会各界各领域,都与他们自己的宗教,与他们的神学有着扯不清、理还乱的瓜葛。他们就长期陷在有神与无神、唯心与唯物的唇舌之战和笔墨之争当中,哪怕到了二十世纪的今天,还仍然是烽烟不熄。看一看历史:在17世纪之前,一直都是有神派和唯心派的天堂,是他们占了主流、绝对的上风;到了1819世纪,就是无神派与唯物派逐步进入强盛时期的时代;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有神派与唯心派又逐步地强盛起来。近代美国著名社会哲学家阿瑟·柯斯特拉博士,在他的一本畅销书《守护神的总结》中,曾经下结论说“唯物主义已经没有资格自称是科学的哲学了。” 本书认为“十九世纪的科学家们因为视野狭窄﹐试验条件有限﹐获得一些个别的知识便急忙下结论﹐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那的确有很大的漏洞,显得非常的片面,经不起考古学的验证。而这些片面的理论被社会学家和政治家所利用﹐达到奴役人民的目的。但是科学是认真的﹑无情的﹐要以事实的根据说话﹐二十世纪的研究否定了十九世纪唯物主义的许多基本设想﹐使唯物主义从理论上彻底崩溃”。这一观点,就代表着现代西方唯心有神派的主流观点。然而,唯物与无神派则推出了《人们为什么相信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Why People Believe Weird Things,美国Michael Shermer2001年著),书中对许多神秘现象和人们热衷的奥秘作出了分析批判。本书出版后,上了《时代》等杂志的畅销书排行榜。可见,在西方,这两派仍然还可以唇枪舌箭继续交锋下去。我们国内没有这方面的争论,学习气氛一直是“以唯物为主导,无神为绝对地位的。”但是,我们可以像坐在戏园子里面看戏一样,去看看国际舞台上这种唇枪舌箭式的交锋,也挺有意思。因为我们坐在“0当中,运用这个“一”,来观这个阴阳转动,就让它们转吧,挺有意思。

在西方著名的科学家中,即使在为科学奠基的初期,对于有关天地的造化和主宰是造物主的这一权威之论,我们要冷静客观地去看待和分析。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有浓郁的神学情结,他们同时相信神学和宗教。

盖洛普氏曾对过去三百年间、三百位著名科学家的信仰进行调查,其中除三十八人因无法查明其信仰而不计以外,其余二百六十二位科学家中,不信神者仅二十人,占总数之百分之八;信神者则有二百四十二人,占百分之九十二。其中,包括几乎所有曾对科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巨擘,如:法拉第、伏特、欧姆、安培、麦克斯威尔、孟德尔、巴斯德等;也包括天才发明家爱迪生化学家波义耳、栾琴及现代原子能专家普莱特、康普敦、弗米等。为什么他们都有这个信仰呢?因为他们都从自己来源不明的灵感思维中认定:宇宙间的权威应当属于上帝,宇宙间的一切规律和法则都是来自于上帝的意欲。因为,他们只有《圣经》来向他们传达这个太极黑里面的信息,那当然也就很自然地这样理解这些现象。很多科学家都是具有双重性格——既有科学巨人的头脑,又有宗教信仰的嗜好,这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好理解。但是,奇怪的是这几百年来,这些科学巨人都跑到国外去了,我们自己却没有!岂不是奇怪?值得分析,值得去从中找出其中的因果关联来。

有人对1901-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全》一书,进行分类分析发现:

1901-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共计161人。其中有明确宗教信仰者116人,占72%;极可能或可能有宗教信仰者20人,占12.4%;本人信仰不明,但承认有宗教背景者8人,占5%;无神论或无宗教信仰者12人,占7.5%;无资料记录者5人,占3.1%1901-2000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得主,共计172人。其中有明确宗教信仰者129人,占75%;极可能有宗教者10人,占5.8%;本人宗教不明,但有宗教背景者9人,占5.2%;无神论和无宗教者19人,占11%;无资料记录者5人,占2.9%

从这个分析中,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在这些有成就的科学家身上,本身就具有这个太极,具有这个“二”,对不对?这个二是客观存在。为什么我们要硬生生生吞活剥地要把这两者扯开来、撕碎呢?一定要是纯粹的才是最正确的吗?我们还可以深入地分析看看:这种双重性,那不就是一个太极图吗?!存在有什么奇怪呢?!你有信仰也好,没有信仰也好,它能够支撑你产生科学成果,不就行了吗?!为什么非要摆上一池子漂白粉,把它漂得干干净净,一点也不沾,不能有任何关连。界定得那么清晰,维护得那么正统,真的就好吗?!我看,并不好!因为从大量的科学数据去分析看:正确的理论结论,应该建立在对事物本质和对社会利益的整体发展基础之上。

牛顿,是近代科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几乎所有近代科学,都是在牛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牛顿是经典物理学的奠基大师,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一只苹果砸中脑袋就悟出地心引力的科学天才,居然会将自己后半生的宝贵时间全部花费在研究神学上,全力研究《圣经密码》去了。他可下了真功夫,三十二岁还是三十四岁以后,他就从科学界隐退了,全力以赴地扑在他的神学研究上,一共写了几千张密密麻麻的研究笔记。据说,好像是在埃及发现了他的手稿。牛顿将毕生的主要精力用于神学的探讨,视科学研究为余事,据说是要证明神造物之功的伟大而已。他在临终前,面对人们对他的伟大科学成就的称颂,却谦虚地说,他的工作与神的伟大创造相比,不过如一个小孩子在大海边偶然拣得一两片美丽的贝壳而已。——这个感受,那的确是发自他的内心深处。

在牛顿之后,因创立相对论而对现代物理学作出划时代贡献的爱因斯坦,也相信神的存在。他说:“无限高超的神在我们微弱心智所能觉察的琐细小事上显示出他的存在(这很接近老子所谈的“徼”,要仔细去观察,非常细微的小事上显示他的存在),我对之心悦诚服。我的信仰由此构成。在我心灵深处,确信有个超越的智能彰显在不可思议的宇宙中,这构成我们对神的信念。”很奇怪,冷静地看了他们这些论述以后,很多人都觉得可惜,很奇怪,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他们的人格发生了扭曲?如此等等。我们得冷静地看到:牛顿和爱因斯坦,是科学界的泰斗,是光耀千秋的巨星。他们怎么可能糊涂?他们是非常严谨的!他们的逻辑推理,那都是绝对棒、一级棒的,思维非常缜密。他们在科学上的造诣和成就,以及对科学发展的贡献,迄今无人能望其项背。但是,对于科学的创造热爱,并没有使他们背离对神的信仰,这对于唯物论和无神派而言,的确是个难以解释的现象。

马克思对于西方客观存在的宗教和神学现象,曾经做过一些评价。他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里就曾经提出: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宗教是苦难中的人民的精神安慰。他对宗教现象并未提出激烈抨击。但是,到了后来,前苏联的列宁等许多革命家,却是激烈反对宗教现象的,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此就不再过多引证。

需要指出的是:有神与无神,唯心与唯物之辩,在西方历史上成了永远扯不清的糊涂帐,此长彼消,你起我落,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不论谁占上风,都是一样。

中国文化中的太极图,是十分形象而又漂亮的象意图。它所反应的数是二,它所表达的象则是阴阳属性,事物正反、左右、上下等等属性的两个方面。它是供给人们使用的一个哲学原理。如果深陷在其中,那么就会在这种太极的旋动中,被阴阳属性包裹着在漩涡中转动,永远也难以抽身出来观察自己。并且,真正看清楚另一面,也就没有出头之日,辩论将会永无休止地进行。

只有老子的“三生万物”的解析方法,才能认识这一对阴阳的本质,并且运用“中气以为和”,从根本上将这一个太极转化成为和谐的状态。要这样去转,这才是正确的方法,——也就是“三析万物”的解析方法。作为哲学和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负阴而抱阳,整体把握住它们,那才是最佳的一个脱困之道。

困惑西方长达数千年之久的唯物与唯心、有神与无神的辩论,其实,就如同我们看到一个军事指挥员,在命令他的士兵们,在地上随着他的口令“一二一”地正步走一样。看着这个方队在整整齐齐地走,我们这一群人在一旁长期进行讨论和争辩。其中一派(唯物无神论者)坚定地说:是左脚在完成这一功能,使整个方队前进。这个右脚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根本没有看到右脚,我们看不到。而且,这方队的出现和运动完全是偶然的,没有能量来源。这个现象,可以直观代表无神论者的观点。另一派,则信誓旦旦地说:明明是两条腿在走路,是这个右腿拖动着左脚前进,这个左脚是瘸的,它被右脚拼命拖着往前运动。而且,这个指挥员的口令就是绝对的能量,就是上帝。是这个口令,在推动着这个方队前进。这一群人,就在那里日夜不休地争辩着中国老子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已经揭示和解答了的一个大问题。

老子是怎么说呢:“有无之相生也”,“恒也”。这个左腿是显态(有、科学)这个科学性,与右腿这个无态、与这个神学和宗教,是在交替地向前运动。所以,是“有无之相生也”,是很正常的、平常的、动态循环的现象,——“恒也”。不必把这个现象神秘化,也不必相互否定任何一方。这个方队之所以能够前进,能量来源于这个队伍中每个人体内的德,来自他们心中的服从和团队精神。这就是能量,这就是这个方队之所以能够前进的能量来源。而方队协调运动的最高指挥者,是指挥员的指令,这个指令就是道。这不就解决了吗?!何必在那里争辩!激烈的时候,恨不得把一条胳膊或者一条腿卸下来看看再说。就是说西方几千年争辩不清的问题,在老子的眼中就好似孩子们的儿戏一样幼稚,很是容易解答。

但是,老子自己的嫡亲、嫡系的子孙们却丢失了他的大智慧,抛弃了他的学说,伸着脖子,常常是挤进这一堆争得面红耳赤的人群中,深陷在其中,时不时还附和着喝采、叫绝,品评着甲方乙方双方之辩。还在心中嘀咕着:“西方人真高明,我怎么就没有想到,中国人真笨!祖宗们怎么就没有像这样进行精采的辩论呢?你看多热闹、多刺激呀”。当然,他们主要是站在无神和唯物派这一方呐喊和助威,并且还回过头来彻底清理自己的家底,套用西方的尺度来批判和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可怜哪!

祖宗们不是没有想到,而是我们长期以来只有批判斗争的狠劲,却严重缺乏继承发扬的精神。老子早就已经为我们设计好了整个大唯物主义论和唯德辩证法,以及三生万物的解析方法,从而构成了东方古代哲学的难以逾越的大系统。只须我们自己主动拿起来使用,可是我们自己却长期处于一种鱼儿在水不知水的蒙昧之中。数典忘祖,弃典忘祖,那当然也就蒙昧始终!

老子以他那无与伦比、恢弘滂沱的气魄,揭示了整个宇宙一切肉眼看得到的和肉眼看不到的所有物质最高的、最核心的本质,——那就是德和道!一切神,也都毫无例外地被他轻松地规范在他的大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唯德主义辩证法之中。

我们看:“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老子·德道经》第14章)将万物都规范到了这个道和德里面来,因为道是生你的父母,德是长养你的父母,是营养你的物质。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浴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为本与?非也!” (《老子·德道经》第2章)我们看一看老子的这一段话,是不是果真如此啊?!抓住这个“神得一以灵”,“谓神毋已灵将恐歇。”抓住了这两句话,我们再来看看西方的这个争辩有没有意义。老子在这两句中,就深刻地揭示出:一切神、任何神只有尊道而贵德(不管这个神是不是存在,能不能验证他,暂时不能验证他存在的,先假设他存在,放在一边,也要尊道而贵德。),只有获得上德能量的滋养,抱一无离,充满上德的能量和品格,他才能充满活力灵气,发挥应有的能力和作用。离开了上德,丢失了德一,那么不论你是什么神,也不管你在上中下三界中的哪一界之中,你都得“歇”下来!什么叫歇?那不就是指的教练员下课、工人下岗吗?!那就是没有任何呼喊声,没有任何通知书,也没有保证金、养老金地自动失业。你们看一看,哪怕是神,你离开了上德状态丢失了得一,也就玩不转了,这是唯心论吗?!这是封建迷信吗?!都不是!有的只是对宇宙最高真理的揭示。我真惭愧有些学者把这个迷信、唯心论的帽子做得那么精致,就要往老子的头上戴!真是遗憾得很!

老子在这里以多大的气魄将西方争论几千年的问题,用简单的一句话就把它论证得没有任何矛盾了。老子的思想,是对宇宙最高真理的揭示。老子深邃地观察到了天、地、神、人(浴)、国家领导者,都自然地规范在德一之内,谁离开了这个德一,谁就会倒霉,会出问题产生灾咎。

老子在这里还幽默地揭示说:你别看侯爷和王爷那些大官儿们,自己在那里称孤道寡,说自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要君为轻民为重,当好人民的公仆;那,都并不是真正地谦虚处下。不要相信那些鬼话,最好的方法,就是要用德一的标准来分析和评价他们。把握住这个一,作为一个尺度、这个考察的标准,来看他的实际、实质,看他的内心,看他的行为。任何人、宇宙间的万生万灵,离了德一,他们终究迟早会从高位上摔下来的。这个“蹶”,不就是摔跤吗?!一跟斗就摔下来。你看看,从古到今的舞台上是不是这样?总是前有摔的,后有来的,一浪接一浪,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什么力量推动着这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德一在衡量着这一个标准,是他们自己离失了德一,才产生了“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整个西方学术界,如果真正读懂了《老子·德道经》,那么几千年以来的争辩也就必然鸦雀无声。但是,他们几百年来还是没有真正读懂,还没有真正完成老子哲学思想的“西游记”。看来,还是得我们自己来解释给他们听,完成这个九九八十一章章回小说中尚未完成的章节。但是,如果他们听进去了,而我们自己却听不进去,那就不妙了!我们就会仍然被西方远远地甩在后面,继续跟着他们的屁股跑,继续仰仗洋人的鼻息而苟且地生活!不过,现在已经是世界地球村了,也不要执着于什么民族主义,大家都共同住在一个村子里,谁先“富”起来,都是整个村子的光荣。《老子·德道经》本身,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他们解读通,用了,发展了,永远地领先于《老子·德道经》诞生之地,也是一样。也就不必红眼病似地羡慕,或者跟着他们屁股后面无力地呼喊着:那是我们祖先的东西,是宝贵的遗产,你们没有继承权,我要收取一点利息!到那个状态去呼喊,就显得太没有修养,太没有底气了。我们到现在,不是有些人还在吃祖先、喝祖先、用祖先,却骂祖先吗?!所以说,急刹车转弯,赶快转弯,去正确地认识《老子·德道经》,调校前进的方向,正当其时,而且还要越早越好!

为什么呢?因为《老子·德道经》的思想在西方,这些年传播得太快了,你们没有到西方的这些城市的图书馆里面去看,那版本真是太多了。万一,有一个内行把她翻译出来,那他们的使用可不是简单而客气的。这里我也认识一个德国的发明家,他的发明就令我感到惊奇。他就用这个太极原理,联系龙卷风,就产生了一个重大的发明。幸亏他们是商业运作,使它暂时窒息在没有全面投入大面积研究和使用阶段。但是,仅就他提供给我的发明思维、设计图纸的基本方向来看,要是落实了,那可真是震惊世界的发明,那不就是一个简单的太极图的转动转变成为旋极图的转动产生的能量?他却有他科学的头脑,结合他聪明的智识,升华为实践理论,而且突破了,小型的实验机他也造出来了。所以说,我们自己的超越,要越快、越早越好啊!特别是在美国,对《老子·德道经》的学习,被重视的程度,远甚于国內。连总统的演说中都引用了“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名言,好家伙!他有那个气魄敢用这一句话,可见老子文化热已经进入了白宫。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值得我们深思。

解析了老子的大唯物主义和唯德辩证法对神的论述以后,这里我们还必须分析一下东方和西方宗教诞生背景的不同。这一点,西方哲学家们并没有深刻地注意到,包括马克思都未能分析到。由于我国是独尊马列,我们国家的国策是根据马克思、列宁对宗教的认识来制定的,他们没有认识到中国宗教的特色,专门讨论的是西方的宗教,论证的是西方的宗教。这种以西方宗教的“张冠”,强行给中国宗教的“李戴”,也是小帽戴大头。这种疏忽,其实对中国的本土宗教,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有的人可能会说:宗教就是宗教,东方西方哪有什么不同,没有研究和比较的必要。果真如此吗?非也!学术的事儿,还是遵从老子“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細”的研究方法比较好。遵从了,就会少出一点谬误,免得害人损己。

仅举几例:

哥白尼(NicolausCopernicus1473-1543),这位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他对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日心说”,迟迟不敢发表,因为他知道教会的厉害,直到卧病临死前才敢发表自己的科学成果,在弥留之际才看到正式出版的书籍摆在床头。

意大利科学家Bruno(布鲁诺),于1600年因相信地球环绕太阳运行,而被教会当为异端烧死。当布鲁诺于1600年被判以火刑烧死的时候,哥白尼早已去世五十七年了。他的审判案件拖了七年之久,最后的判决是:他从哥白尼学说所归纳出来的结论,远离了基督信仰。就是这么一顶帽子,你看看,单腿走路行不行?一条腿不行!

过了几年,伽利略(Galileo, 1564-1642)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又被称为真理战士。他所发明的天文望远镜,使人能够详细看到太阳、行星、月亮等天体。他也凭借着这天文望远镜,证实了哥白尼所假设地球环绕太阳的学说,是科学的。伽利略有了这新武器,就更有信心宣传和教导关于天文的真理。伽利略这位笃信天主的科学家,大胆地说:在圣经内,天主神圣的旨意,不在指出天体是怎样运行的,而在告诉人怎么升天堂。伽利略知道这宗教法庭的严厉。他也应该记得,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于1600年因相信地球环绕太阳运行,而被教会作为异端而烧死。不过,伽利略并不甘心因受威胁而放弃真理。1632年,他出版了《关于世界两个主要系统的对话》,内容是关于地球绕日的说明。审判异端的法庭,把这书列入禁书目录,并传召他到罗马出庭。伽利略因身体虚弱,于1633年才到达罗马。宗教法庭根据1616年的定案,宣称伽利略触犯了异端,迫他承认“地球绕日”的说法是错误的。他签字时,还小声说“我签了字,地球还是在慢慢转动”,他被判终生软禁。

这些现象和例证,在中国能找出来吗?回顾一下中国的历史,找不找得出来?类似科学家的遭遇,能找得到吗?——找不到。原因又在哪里呢?只有进行分析和比较,才知晓其中的差异所在。

我们看一看,从汉代才开始,由著名的《德道经》学者张道陵,按照《想尔注·德道经》所建立的中国宗教----道教,也就不难以鉴别和区分东方宗教与西方宗教的异同了。源起于老子的道德哲学思想、道德学说,是中国道教之母,也同时是传入中国的佛教在发展过程中的养育之本。道教所遵从的,并不是像西方那样,只敬畏神;中国道教所信奉的,已经并不单单只是神,而是连神都必须遵从的道○和德一。“尊道贵德”,才是中华一切文化最高的信仰。怎么能够用西方的尺度来解剖分析中国的事情?他们还没有突破这个阴阳二的制约,但是在中国,理论上和现实上都已经突破和建立了模式,我们认识到了没有?没有认识到,就不要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哼哼唧唧地批评自己的祖先。认识到了,不就清醒了?!真相不就出来了?!

老子用他的大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唯德辩证法思想,将万物全部界定在他的德一哲学思想之下。用德一,驾驭具有阴阳、隐显特性“二”的万物;用德一,作为最高规范制约和化生具有“二”阴阳特性的万物;宗教和神学,也全在其中。宗教,属于信仰范畴,宗教主要司职于回答人们用后天意识理性无法解释的人生全过程中的生老病死等根本性问题。用太极图象喻,则是立足于诠释太极黑中存在的现象和与人类以及社会的关系。神学宗教所司,就是太极图内阴鱼中的内容;科学,则主要司理和解决人们后天意识范畴内的显态内容。以太极图象喻,就是太极白中存在的现实世界。

科学探索显态世界,宗教探索隐态世界。各有所用,各有所发挥,各有工作的场所,你们都去自己发展,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在那里辩论“你存在,我不存在”,对不对?老子道学所探索的,那就比西方的理论高得多。老子道学探索的是隐显双重世界,她既把握了太极的白,也把握了太极的黑,把握万物的一体两面,探索本质。她找出来了这个“一”,还找出来了这个“0”。普通哲学解释世界的方式,就是理性逻辑推理,没有慧性在里面的。在西方来说,有一点灵感闪现一下,那谈不上,那还是属于理性逻辑推理,使用的主要是意识、智识与经验,这就是普通哲学解释世界的方式。老子的哲学,是一门绝学,是超常性的哲学,她居于道○,用于德一,运于阴阳二,演于万物的三。使用的是以思识、慧识与无为获知为主,而意识、智识与经验为辅助,运用德一性质的能量和品格进行鉴别、分析、展开、提纯,他建立出来的这个哲学,你怎么能够超越得了他呢?!

老子随手抛出一个○,就罩住了隐显一切,无一漏网。万物都被他一网打尽。太厉害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就是这么巨大、深邃、无所不包的哲学!

老子洞察的是宇宙的根本,同时观察到了神权、人欲、王权这三种社会发展的必然动力。如果没有最高的自然法则道与德的正确规范,失去上德淳一能量与品格的制约,那么人世间的“神权必滥,人欲必贪,王权必暴”。看看中外的历史:这个神学宗教要是权力大了,没有德来制约,是不是“神权必滥”?!人没有德一来制约规范,人欲必贪!是不是这样?!当然这个方面,我们体会得可能更深一些,因为就发生在身边,上下左右都有,俯拾皆是。“王权必暴”,这个帝王的权力,如果没有德一,那就必然会形成产生暴政。看一看,远的如秦始皇,到了二世就没办法延续下去,为什么?失了德一,太残暴了!所以,这个“神权必滥,人欲必贪,王权必暴”,在老子的眼中,清澈得像水一样。他能上下纵观几千年,他已经把握了万物的最根本的实质,他也知道人间这个“神、人、王”如果失去了德一的制约,最终必将导致社会的崩溃。因此,他高瞻远瞩地揭示出自然天地社会民族与人伦和谐平衡发展的源动力,全在于德一的得与失、散与聚。

宗教,是神学在社会中显化的形式。它在社会中主要的任务,应当是专司教化民众尊道贵德,这是它主要的任务。离开了这个任务,它存在的职责就不完整,就只是一条腿;同时司理帮助民众联接太极黑境的职责,这是它的第二大任务;第三大任务,就是担负着传达和阐释神学信息的任务。在这三大职责与任务中,如果本末倒置,如果它们本身的德一不足,或者产生超越其承载能力的神权,又没有制约与平衡的机制同时存在时,则将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破坏力。

西方宗教神学获得强大的神权以后,正是由于没有这一最高自然法则的规范与制约,才对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和破坏作用。就像上面例举到的:它没有德一的规范,就人为地制造一些宗教法律,他说你是邪的就是邪的,异端就是异端。几个人坐在那里一讨论、一表态,不是按照德来衡量,不是按照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对阴阳平衡运动发展产生的作用来衡量。而是对它这个太极黑里面的利害关系作为判定准则,那这个神权就危险了,那不就要判把这个科学家烧死,把另一位科学家就软禁吗?!让所有的科学家在这种强大的神权之下,即使研究出成果也得乖乖地藏在抽屉里,别拿出来。神学是如此对待科学的,那么科学唯物论者是不是这样对待神学的?——我看也差不多,这叫“一报还一报”。

所以,我们一定要跳出这个二,来观察我们的社会,观察这一对阴阳是在如何转动,我们就能够正确地去发现,看看西方的获得神权以后这些现象——没有制约的现象,破坏作用的确产生了,但在中国却没有发生。为什么没有发生,很多人没有揭示,没有谈到。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宗教产生于和规范在老子对自然真理最深刻揭示的基础上,宗教界在历史上遵从老子的道德学说思想,恪守自己的司职,对社会的发展只辅助而不干预,不去谋求神权,是在“处下不争”的位置上,如是而司教化之责,因而,也就难以寻找到类似西方宗教 “火烧科学家”一类的残酷现象。西方神学最高的信仰,是神而不是德和道。德和道成了他们宣传和教化的工具,而不是最高的圭旨;而宗教又代神司教,司教的任务又必须由人来完成。那么,人的内在德一品格和能量状态,也就自然地成为决定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宗教和科学这两条腿老打架,在路上走得好好的,左脚就去踢右脚一下,右脚又去踢左脚一下,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影响这个前进的速度。但是,在老子的哲学思想当中,两条腿你都给我听话,一起来完成做工,不管你阴的、阳的,各司其职,别互相打架。理论上,你们可以互相配合,能量上可以平均分布,那不就走得挺好的!正步走,大步走,跑步走,在这个德一之下非常的完美。可惜,有时候大脑也出故障,甚至瘫痪得不能动,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人的心身,如若不能获得饱和态德一能量的沐浴(浴得一以盈),欲望与私心必然张扬膨胀起来,也就极其可怕。一旦拥有神权,也就容易滥用无忌,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巨大的副作用。西方与东方的宗教,在本质上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点,我们进行哲学学术或者社会科学学术分析,必须深入其各自的内核中进行细致入微的解析,运用老子的哲学思想方法进行鉴别,才能发现和掌握这些异和同。而不能盲目地仰人鼻息,跟着他们后面跑,看了一本西方的哲学资料是这样评价中国,“哦,是这么回事”,就马上把自己否定了,好像洋人说的都是真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他们念的经就是真经,没想到自己去念一念,认认真真地念她七七四十九天,你念的经不就灵了?不识自家珍,埋没民族宝,很可惜!

在这一领域中,中西的差别的存在较为广泛。例如,依附与自主、外求与内求、自闭与开放、形式与实质、自律与自证等等各方面,都广泛地存在着深刻的差异,都可以在掌握它们各自义理的基础上,全部展开来进行分析。由于时间关系,我都不想过多地研究这方面的内容,不想当什么哲学家、数学家,无法一次展开,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着解析一下这些差别。那么,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未曾出现唯物与唯心的辩论、无神与有神两大流派在社会上满街走的现象,为什么没有出现,原因也就不言而自明。都是老子的子孙,他说得太清楚了,已经根深蒂固,进入了脑袋,进入了灵魂,进入了社会,还争它干什么?就不会辩论。已经吃饱了,理论上吃饱了,虽然真正的德一能量没有完全获得,但是心里明白,为什么要争?当然不会争了。

科学与神学,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之中就是一对阴阳复合整体。“一阴一阳谓之道”,这一对阴阳,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互动性。和谐发展,应当是这个太极动态变化的主流,两者之间在和谐互动的过程中,此消彼长,你进我退,具有阴阳互根的依存关系,而并不是相互斗争的关系,互相斗争只会使它发生解体。任何一方的消失,对社会发展而言,都是灾难,都会产生乱象。西方已经尝到了神权没有科学制约的苦果,东方也同样尝到了没有宗教教化民心的酸痛。阴阳互根的原理不容我们轻易地忽视!它是依存关系,而不是斗争解体关系。“一花独放不是春”,关键是要让这一对阴阳的运动,处在和谐的动态变化之中。这种能使它们和谐变化的能量,就是老子所揭示的唯德主义辩证法“中气以为和”。

老子的道学,才是科学与宗教和谐互动的父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西方在社会发展中,虽然没有人为地破坏这一对阴阳互动的任何一方,没有主动地去消灭取缔任何一方,但是由于长期缺乏保持这种和谐的要素----道学。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剧烈动荡的此消彼长现象和过程,影响社会发展前进的速度,也就是必然的过程。

在老子大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揭示中,人类社会发展的五大要素天、地、神、人、王,各成独立的系统,缺一不可。它们每个系统既独立又协调相互作用,和谐地共同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大系统、大环境。五大系统协同和谐发展的能量,就是“一”,就是必须“得一”。得其一,万事毕。这个“一”,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淳厚而未朴散、未缺失的上德。她,就是肉眼不可见,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但又可以感知与体悟到的先天能量物质——炁。

在这五大系统中,它们相互之间,同样是相互作用、互为影响的整体。天与地虽然不言,无私无欲,舍而不取,构成人类生存发展的大环境。但是,人类的德善状态却能直接影响它们发挥本身的功能而产生反作用力。老子在这里指出的“神”,就是指人类社会后来才出现的宗教神学。“浴”,则是指自然沐浴在天光地气中的人类民众,当然也包括由人组成的家庭、团体、单位、民族、国家。因此,宗教、民众、君王(管理者),这三大系统的尊道贵德,获得德一能量与修持德一的品格,也就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要素。我们小哲学家、老哲学家看看,抓住这三条,来参与讨论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理论,我看这个里面就可以展开来,有很丰富的阐释的内容。这三大系统,最容易离道失德,被名利贪欲私心所异化,这三大系统的“得一”,也就成为人类社会顺利健康发展的基础和柱石,缺一不可。这三大系统,也充分体现出老子所揭示的“三生万物”、“中气以为和”真理的客观存在性。

呵,时间不早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这样纵横捭阖,横贯中西,一拉开来,这“西游记”还没有办法马上转回来,老子哲学西游,游而未归。虽然不是去取经,但也吸收了些西方的经验;虽然老子的精一之道,还未送出去,但总会有那么能够造福于西方的一天。今天,按照老子“三生万物”理论的主旨,谈了点个人的学习体会,供大家参考。

讲到此,也使我想起咱们传统中医给病人看病诊断的方法。那也是用的三,在四诊八纲中的四诊法当中——望、闻、问、切。这个“切”就是用的三。这个“望”,是老子说的“望呵!忽呵!”现代人达不到,就只能用双眼望。“闻”是闻先天,现代人也达不到。一般都是在“问”和“切”上面做一些文章。医生要凭三个手指头,诊断出病人的疾患所在和阴阳属性以及其它许多内容。病人身上的脉象又有三部九候,要靠什么才能诊得出、断得准?这个三,要赋予内在的东西才能产生作用。要用医生内在的仁义礼三德的品格和能量,达到了一个状态。你别看中医学院培养的中医医生,你要跟他谈起脉学来,他只是书面上的东西,难以谈出真道道来。为什么呢?它要一定的能量,要经过专门的训练。要通过全息性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作为仁义礼、肝肺心探测器的探头,这么轻轻地一搭在人家的三关——寸、关、尺上面,就能用自己的德诊断出病人体内五德的参差不齐。这个气怎么样的状态,这个形而上化为气的炁的状态、形而下为器的状态,这两方面都要通过他自己的这个三,来侦察清楚,探清楚,才能以己之德而诊出病人之病。医生内德能量越高,则通过三指透入病体探索的深度和广度就越强,诊断率也就越高。医生自己如果没有这个内德能量,那也就只能装腔作势地用三个手指头耗时间。当然,这种诊断技术掌握准了,有了这个能力,有时候发现了病人的某些病,你还不好说,有些病在不当说的行列当中,那就不要说,不然效果不好。

我想:以道分析社会,也与此理相通。学艺不精,不能透骨三分,也就只好暂且如此地就教于高明。还是退而运用老子的“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的思想,自己给自己调养心身最妙。以仁义礼这个“三”共同组成的基石,内证五德之全而归德一之淳,则自己的心身幸甚!大家共同幸甚!家庭幸甚!外环境幸甚!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本文章来自道德知音网,文章网址http://www.daode.biz/html/lecture/wenhua/20051027/195.html请转载时注明!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