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网站地图 RSS订阅 TAG标签 会员中心 新搜索
道德知音 资讯讲座:  |  新闻资讯  |  专题讲座  |  读书频道  |  诗文赏析  |  知音电台  |  道医养生
修学资料:  | 
文字道理  |  修学日新  |  慧性教育  |  经典教材  |  修真词典  |  知音问答
社区服务:  | 
知音论坛  |  知音社区  |  视频展播  |  历史照壁  |  开慧用品  |  德慧智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道德知音网版权所有;转载时,敬请注明出处"道德知音网"和作者。自行修改内容者,文责自负。联系邮箱:daodezhiyin@gmail.com。

热点滚动:
返回首页

破解“隐喻藏诀”论《老子》

时间:2006-08-12 21:46来源:出版物《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 作者:熊春锦 点击:
破解隐喻藏诀论《老子》 (节选) 今天讨论的内容:一部份是破解隐喻藏诀论《老子》,一部份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把十三章没有讲完的...

破解“隐喻藏诀”论《老子》

(节选)

(根据熊春锦先生06-08-08讲课录音整理)

 

大家好!

时间到了,我们今天在这儿借这个八月八日——七月十五这个机会。在这里共同再讨论一下。今天讨论的内容:一部份是破解“隐喻藏诀”论《老子》,一部份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把十三章没有讲完的部分再進行深入地探讨一下。可能时间稍微要用得长—点,占大家宝贵时间,但是由于内容比较重要,还是希望大家认真听一下。

我们讨论十三章已经时间不短了,就像《沙家浜》里阿庆嫂对胡传魁说的:“胡司令,参谋长,吃点瓜子啊!这个茶吃到这会儿,刚吃出点味儿来吧?”,这句台词我想大家可能都还记得。我们看一看这个话的确是一语双关,其实胡传魁也不知道那茶之外的味是什么,只是跟着瞎吭吭;刁德一似乎知道点什么味,嗅到了什么味道,却又肯定不了。所以他就只能叫刁德一,不能叫真德一。他要是真德一了,那就可能会像孙悟空当年在斜月三星洞中一样,听的抓耳挠腮,悟的透透彻彻了。我觉得刁德一这个名字起得绝佳,很有点儿“恒名”而佳名的味道,可以像汉字那样通假借用到我们修真学的教学中而用来点醒世迷。其实一说到“刁”字,就容易使人想起了刁钻古怪,无赖刻薄,狡猾奸诈,貌似聪明实则反被小聪明所误等等,在我们这样的学术界,其实像刁德一这样的人我看还是为数不少的,说起来都在一起,都在寻这個德一,修这个德一,实践这个德一,但是由于这个“刁”字没有破除,在这个恒名之中,“修之身其德乃真”的于身、于家、于国的大好事,也被这个“刁”字弄的面貌全非了。我们修真学者们应当注意既不能像胡传魁那样,稀里糊涂地学习和实践,也不能像刁德一那样空有其表,貌似在修持德一,却又被这个“刁”字弄得不伦不类,嘴尖皮厚腹中空,头重脚轻根底浅,脑袋小聪明而心中无大慧。这是我们网上老子学院教学中应当全力预防和避免的现象。修心炼意是研究和实践老学的根本,是统帅。同步以修心为帅,修性、炼命、化因是网上老子学院教育的灵魂,不可松懈,不容颠倒主次轻重。我们大家都要学会把握这一原则去实践,落实这一原则。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要逐步地破除这个“刁”字,放下这个“刁”字,迈过这个“刁”字,落到实处来。看我们今天这一课能不能对大家摆脱这个“刁”字的制约,产生一点点作用?

现在学习研究和实践到第十三章,我看了也听了大家的发言,认识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对于用老学释解心、性、命三修的认识,都在迅速地提升。大家都研究得有点味道了。但是我也注意到,我们讨论快一个月了,这个十三章中的味道就像泡茶一样,头杯茶二杯茶,我们泡了两次了,也就是说讲了两次了,这个味还没有齐全,所以今天还得泡第三次,把这个茶叶里的茶味完整地品出来,浸泡出来。由于现在还没有达到老子学院“真学、真知、真实践德真道”的教學要求,所以今天就赶着再来讲一次,进入第三讲,看能不能讲透。

品这个“真”的味道我们要思考,怎么会学了这么久还不全呢?我已等了这么些天,虽然大家在哲学意义上、在人文意义上、在修心炼意上都了解得较深了,对修真学的理义也有所知晓。但是对这一章中修真学的真知法要,却还没有人从中找出最根本的东西,没有找到打开十三章修真学解秘方面的钥匙。尽管我在这里曾采用触类旁通、敲山震虎的教育方法;在道德求真网中摆出了一道考试题,要求每个看到此题的人必须回答。題目问:什么是“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什么是“可”?如何“可名”?教了哪些可名的方法?你实践了吗?就出了这么个题目,如何去“”这个“非恒名”的问题。截止今晚八时,点击看了此题的人多达729人次,但是在网上及时书写答复的人只有123人次。看了这个结果,我还真想只将这些已经在网上回复者单独集中在一起,来讲解今天这一课,开个小灶,只对这123人讲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但是考虑到这么多年,我们都是游击队,都是胡传魁的队伍,不是正规军,没有真正把学院的精神掌握好,太自由散漫,无所谓。为了使下一步的教学要分年级,看成绩,不再一锅煮,胡子眉毛一把抓,所以今天我们还是让一步,不开小灶,还是开大灶。对于那些看了还是不愿意回答的人,我们今后就采用分等级考试通过的办法来进行教学。这是我们在教育方法上要逐步进入正轨教育重要的第一步。

今天我们还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绿豆、小米、红豆,一塊兒煮,煮一锅羹。因为我们的确需要逐步地提练和精化、细化教育工作。今後要真的去实践“不遇知音莫轻弹”。我看了一下这123人的回答,也还没有能够达到90分以上的,我们在教学中运用的一些方法,看来还没有直接性地掌握。这些年来我们在网上开展老子教学,其中一个教育的真谛实际上是 以字解密,破密知法”。我们大部份同学还没有真正能够从字和文中去深抠,从而知这个方法,从细中升华我们曾经讲过的东西。没有上升到掌握真诀而作為自己去打开《老子·德道经》大门解密的这一把钥匙。当然大家回答还是比较积极的,这种诚心学习的态度是可嘉的。更多的人只是点击一下,无所谓,不留下只言片字。这种现象不像网上老子学生的样子,跟现在大学生可能有点相同了,就像幼儿园里很自由,我看现在有些幼儿园可能比我们还强些,小朋友还知道背着手跟着老师一起念。这种学习态度是很不足的,不足以长智慧、开心窍,不可能快速地进入众妙之门。已经回答了的同学,也不要被动地等待着我去告诉大家,还是要开动自己的灵悟性,悟之自得。这一点要引起我们大家的高度重视。

好,这算是一点开场白,我们进入正题。

 

破喻解诀论“可”秘

老子五千言的《德道经》,由于居于○用于一,而宇宙和万物又都是道和德所化生长养,因此老子学说是人间的绝学,是宇宙万物的真理,是包罗万象无出其右的哲学,是汇集和总结了以黄学为代表的、古代数千年修真方法和经验精华的一部万经之王,是中华修真学中最好的一本教科书。

我们学习《老子·德道经》,涉及到一个如何实践《老子·德道经》的问题,这是学习任何东西的要害,是关键。不能转化为实践的学问,那么她的生命力也就是有限的。老子是通天彻地的学者,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实践家,他的五千言蕴藏着系统性极强的实践方法论,只是常人难以解析出来。这是因为中国修真学自古以来就形成的“隱喻藏訣”的教学特点所规定的。大家都在自觉遵守着这一教学的法则。这个修真教学法则就是大家雖知卻難以破解的“隐喻藏诀”!運用大智慧,將宇宙自然真理與實踐方法水乳交融地注於筆端寫成文字,使後學者可以站在不同的層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德者見德,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中吸取精神營養,啟迪智慧,進行實踐。当然另外还有一种不好的方式,那就是愚者见愚。這種寫作方式,常人難以想象,聖人大智慧者卻是信手拈來。老子五千言就是這樣一部博大精深的萬經之王。我們在學習和解析過程中,應當高度重視和注意這些重要特點,不僅僅只是從哲學觀、社會學、人文學等等方面去进行解析,你站在任何一个學術領域都會有所收穫,有所領悟,但是這還不是主要的,主要還是要立足於“修之身”這個基礎而進行深刻的解析。因為中華文化就是一部道德文化,道德文化就是一部“修之身”的文化。大智慧的學說都源自於“修之身”,沒有“修之身”也就沒有大智慧。

解讀《老子》就要高度地重視解開“修之身”的方法論,因為修真學界对于凡是有关涉及天人合一的内容,都進行着隐喻藏诀式文字记录和传授教育,而且這一特點,并不是中国修真学界的唯一现象。世界上各国几乎都是這樣,例如,牛顿就认为《圣经》中藏有密码,因此他在科学领域发明发展的高峰时期,突然地坚定地离开了他所鍾愛的科学研究界,转而研究圣经中的密码,他埋頭一研究就是几十年,真可谓孜孜以求啊!他破解了圣经中的密碼没有?這個我并不知道。但是有報導說,他所研究的笔记草稿可以堆满一个房间。那就是他幾十年研究心血的結晶。

世界级著名预言家,法国的丹玛切诺斯也是这样,他将自己在慧觀中的發現,世界发展中將會出現的每一件大事的预言全都記錄下來,但是却又将每一首預言诗之间的篇序全都打乱,使人们对发生事件的时序摸不着头脑,并且对每一件将要发生的事都是采用用隐喻的方法藏在他的诗句之中,并不是直言其事。直到大事发生以后,人们才能从中发现,哦,原来他的预言诗中这一首是讲此事的!當然,西方世界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我也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在我们东方,藏诀和隐喻那就更加比比皆是,中国现在发现的最古老的隐喻藏诀真本要算《黄帝四经》和《老子·德道经》帛书甲本。这是现存最古老的隐喻藏诀真本啊!汉代以后,象诸葛亮的《马前课》,以及后来的《烧饼歌》、《推背图》,以及大量的丹经书藉《周易参同契》等等,都属于非恒道的经典书籍。《黄帝四经》虽然出土了,但是現有的校對和解釋的書籍,對於要為道德正名的人而言,我們要重視原件的每一個字,现存的就只能僅作參考,我们得根據原件研究,还是得抽出时间根据原件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从影印原件上校对,分辩出其中是否被后人篡改过而丢失藏诀隐喻的真传,因为擅改一个字都有可能失诀离义而失真。我现在精力和时间有限,不能坐下来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有点可惜,但也正在一点点地前进,在破译之中,也希望大家主动请缨相助,先把影印本一个字一个字的抠出来给我,那我就好办了。學者們考校猜想的字,我們可以参考,但由于他们大都並未進行修真实践,不可能高度重視其中的修意,所以非得内行亲自动手。人們並不知道大中華為何古代稱之為神洲,自從儒學占據社會主流以後,早就已經沒有多少人從心中真正地了解中國文化就是中華道德文化,古老的中華文化就是實踐道德的文化,是執生的文化,是修之身的文化,是常道與非常道共存,是指導人們從常道向非常道實踐的文化,是引領人們進入非常道的文化。在歷史上我們民族以修之身為根本、為基礎、為前提的天人合一的優秀文化,被我們社會中沒有進行修之身實踐的人,被人們自己愚昧和私欲産生的自以為是所逐步地抛棄,特別是黃老學說,傷損最為慘重。

对这些现象我们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所以,對於黃老學說的研究,我们要高度重視原文原字,也可以整理一篇破解地讲一篇,争取早日还黄老学说的真面貌,为民族的复兴尽点绵薄之力,这是一个大的心愿。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坚持要用帛书甲本来解老的原因之一。其它版本都因为后人不知道老子原著最大的、最重要的特点是“象喻藏诀論修身”而言德道。所以就轻率地用个人后天仅有的智识篡改老子的原著。当然在历史上既有好心办坏事的人,也有的人是别有用心而妄改的人。万经之王的《老子·德道经》帛书甲本和我们编辑出版的注释本,那里面是有西方人所说的“密码”的。几千年以来,无人公开破译这其中的密码,因此也就为版本的真伪争论不休。我们能不能破解呢?我们可是有备而来,这些年早就在按照解密《老子》的教学道路在进行着,在教学着,只是没有公开我們的研究方法和透露其中的关窍而已,我们一直在运用着一种启迪式、逆向思悟式的方法教学,希望大家都能主动寻找到这把解密的钥匙。

我们在开讲《老子》的时候,是在三年前吧,就反复强调过道一章和德一章是整部老子的总钥匙,而德一章是整部德篇的钥匙,道一章则是整部道篇的钥匙,这两把钥匙掌握了,整部老子学起来实践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我们教学的方式和书籍的出版,开始时是设计的一种琵琶半遮面的方式,既出了两版老子德道经,将象喻藏诀論修真的真意原字放在注释里边,正文还是尽量迎合世俗通行大势,等着大家自己去找钥匙。在此同时也首先“代替”大家将门打开,提前将象喻藏诀論修真的实践方法都逐一传授了,安排大家都在进行着实践,只是没有将这些钥匙提前交给大家,等候着、期待着大家自己学会找到钥匙,如何运用钥匙开锁推门而入。七等八等等了将近三年之久了,到了11月我們的網上教學就已經三年整了。大家对双一章也算是背的滚瓜烂熟了,恭熟忘合灵,對於雙一章,我們熟和忘的境界基本上都达到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家被輕松地領进了《老子·德道经》的大门之后,卻只知道搖頭晃腦地誦讀啊誦讀,天天读,早读、中读、晚读,工作空闲的时候都读,但是却都不愿意主动地去找这些钥匙了,就呆在其中被动地实践着和学习着。我虽然在讲学和平时的答疑中,多次反復地旁敲侧击,善巧方便地提醒,但是還是没有人主动去找、去寻觅这些隱藏在其中的修真方法的钥匙。這種現象,颇为有点像一个批评懒汉的故事中所说的,他把套在脖子上的大饼,啃完了下巴前面的一块,就不知道移动大饼而饿死在家中。虽然有些夸张,但还是有点这个味道哩!这大概是因为我的教学水平太低,太缺乏启迪式教学,而只是在进行一種填鸭式教学,所以带来了大家不主动寻找钥匙的這樣一個毛病,惯坏了大家吧?当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还是可以分析的。

现在讲到德篇第十三章了,急需要这些解密修真方法的钥匙投入使用。大家自己掌握了解密的钥匙,也就好自己进入宝库中进行挖掘,同步開發啟迪我们自己的慧識。特别是外面有几位滿腹經倫的经学大师来到我們道德知音論壇宏論高談一番以后。看到大家在“帛书是陪葬品,不值得研究和学习”的质疑面前,回答得非常没有底气,甚至有人当时建议我将帛书里面的错别字改为通行本里面的文字,当时我真是牙齿一下子酸到脚根。不知道大家为什么就信不真,腰杆子不直,我这当老师的也挺不好意思。别人一质疑我们就打哆嗦,别人一开口,我们就结舌,我们对自己的教学,对自己学习的内容就是那么没有信心,似乎这个老师是睁着眼睛的瞎子,在乱领這條路。这实际上对教育深化危害极大,对这些学者满腹學術的经倫,智巧善辯的文才,我是由衷佩服的。他們的到来,並非偶然,表面看是冲着我来的,是想找我来当面进行辩论。實質上卻是在催促著我交這把鑰匙,但是老子宝库的钥匙却又是不能以这种方式外泄的,所以我也就不愿意直面他们,宁可让大家先得到钥匙,让大家先受点磨练也好,这样才会更好地珍惜解密的钥匙。我们虽然说肯定了大家在论坛上辩经和走出去辩经的成绩,但并不是能够打满分的,因为我们并没有掌握这一把钥匙。

其实老子的学说非常平易,德和道的道理和修真方法也非常地简单。隐喻藏诀的内容就像窗户纸一样薄,一捅就破。一旦捅破了,就真相大白,至简至易。不捅破这层很薄的窗户纸,那就真是“饶你聪明过颜回,不遇师指莫强猜”。你看我们已经念得滚瓜烂熟的道一章是不是這樣,我們誦讀她,熟的很熟了,也能從常意上每個人都能够說出一套,从哲学上,从人文学上都能够说出一套,但是还未能真正地打开道篇第一章之门啊!

现在我们在對《老子》的解析中,在哲学理念上已经建立起来了,老子学院教育系统的理念也形成了。而且随着几本书的即将正式出版,我们将迎来一个更新的大好局面,我們學院需要大批人才掌握老子的绝学,立于不败之地的展開黄老学说的研究和教育工作。现在是到了水到渠成而揭密交钥匙的时机,也就自然的、顺理成章的需要大家同步跟进。

现在我们就试用[象喻藏诀]这把修真学方法论的钥匙,在已经大量从哲学观、人文观上解析的基础上,一起再来从修真实践专业教育的角度上进入《老子·德道经》道篇第一章之中,从专业上、方法論上直譯式地找一找这个钥匙,打开这一章的大门试一下看,看这一章是不是真的难懂,只要有了钥匙,是不是就非常的浅白易懂。几千年以来人们从修之身的专业上猜来猜去,解来解去,为什么就是弄不懂这一章内的意义?我相信大家听了今天的课是会终生受益的。我们要共同而迅速地站到老学研究与实践的前列,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為中華道德絕學正名!為“修之身其德乃真”立義,全面地去恢復黃老學說的本來面貌,让那些不重德、不修身的世俗領域让出空间和阵地,让真正的黃老絕学屹立于世,服务于民!

道篇第一章,我们很熟啦,我们可以同步地背一背看,前人说“熟读万遍,其义自现”。还有什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诗来也会吟”。我们今天就试着来看一看这个其义是否自现好了。

道,可道也,非道也。名,可名也,非名也

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无欲也,以觀其眇;有欲也,以觀其所

兩者同出,異名同;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注意,你们拿到的,这个道一章中的这个“胃”字,最后一段中的胃字,加了一个言字旁的,但是帛书甲本没有加这个言字。我们要想从修真学上解密还是要用这个没有言字旁的“胃”。

我们现在站在修真学专业学术的角度上,用隱喻藏訣這把鑰匙来解析破解这一章,试一试,看一看這種破譯与几千以来众多学者的解析有何不同?哪一种更为接近老子原著的本意?哪一种更有原汁原味的属性?那一種真正反應出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原則?

这一章解密的钥匙是什么?就是一个“”字!象喻藏訣把可字的本義和衍生義綜合在一起進行了大智慧性的整合,用衍生義言理,用本義言法。這就是象喻藏訣的秘密之一。要打开本章的修意,就得先解析一下这个“”字,甲骨文、金文中,口部件是形符,表示与言语有关,是一个会意字。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或者诵念(當然這裏面也包括恭敬與敬畏)。这也就是说,可字的本义就是开口歌唱、讽诵等义。可字的其它衍生義,都是在這個本義上衍生的,那麽老子在此藏在後面的法,是用的本義還是衍生義呢?如果整體性地閱讀原著的本章(不要读通行本),前後呼應地分析,也就可以從後邊的“字上找到答案,老子在此是雙義皆用,也就是说本意、衍生意他都在用,用於哲理是使用衍生義,用於修真是用的本義,用於常道的分析是衍生義,用於非常道則是本義的開口誦讀

当我们破解了這個“可”字的雙義為用以後,我們已經大量運用可字的衍生義,進行了哲學和人文性解析以後,現在我們就可以從修真學的意義上,運用可字的本義來解析一下本章的修意。什麽是“可道”?用“可”的誦讀方法,诵读什麽內容呢?诵读什么呢?要诵读“道”,诵读具有“非恒道”属性的而不是常道性的道學经典、文章、口诀、真言等等。这才是非恒道的内容,一切与真道相关的、可以用来诵读的内容,就是可道的内涵,可以诵读的内容。这一章整章都是在围绕着可字的本义,诵读之意在展开如何開口誦讀?誦讀什麽?如何誦讀?

“可道”,是誦讀非恒道的經典。那么什麽是非恒道的經典?那就是指的能夠包羅陰陽,突破太極弦,穿越陰陽,隱顯共論的的文章!《老子·德道經》、《黃帝四經》、《易經》,不都是具有這種非恒道特點的文章嗎?这也是在强调和告诫我们,对离道、非道之书你就别去诵读,可以不用这个本義的“可”字。这下大家明白了吧?

再看“名”,名,同样也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口从夕。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本义:自己报出姓名。那麽誦念什麽名呢?要誦念自己的“非恒名”而不是常道的姓名。既不是你家長給你起的名,也不是你自己給自己起的名。因为这个名他有先决条件,冥不相见是夜晚,伸手不见十指,报着自己的名字,来与别人进行交流。

那麽,每個人自己的非恒道的姓名是什麽?這個問題我們早就已經鋪墊在前,專篇講過分析過每個人體內的這些非恒道的、可以用來供給我們呼喚的名字,例如:丹元,胎光,爽靈,幽精,尸狗、伏矢、雀阴、容贼、非毒、除秽、臭肺等等。這些名字是不是非常名?當然全部都是非恒名。因為它們與我們的後天智識都暫時还是冥不相見的嘛,這些非恒名大家呼喚了很長時間了,有幾個人能夠垂簾或者睜著眼看到它們的呀,恐怕還不多吧。這要看我們是否真實的、恭謹嚴肅的“名可名”地呼喚了沒有?凡是那些真心呼唤了的,我看多少都会有所感悟和体会的。

它們是不是像我们夜晚走路,没有月亮路灯时的冥不相见一样呢?它们都有名,我们却看不见,它们與我們的智識都是處在一種冥不相見的狀態中,怎麽樣去呼喚?不是已經告訴了大家方法了嗎?甚至还建议大家刻录光盘,放MP3里边天天去呼唤吗?呼唤身外、身中无处不在的大道的方法——那就是“心愿词”。道本無形,老子強名,有了名就是供給我們呼喚而親近的!不恭敬地呼喚,我們又如何能夠交流呢?百姓日用而不知而已。

呼唤我们体内所有“非恒名”的方法,也就是“圣人之治方法论系列”里边讲的方法,呼喚它們的名的方法就在“拘制”和“请靓”之内,这些都是“可,非恒名”的内容。

在蒼龍太極煉形之中,我們給大家每個人一個太極球或者旋極球,要求大家都給自己的所得到的太極球取一个名字,為什麽要求大家自己去取上名字?去呼喚這個名字?也就是為了讓太極球更好地為大家身国所用嘛!

那就是要求我們随时随地、以及早晚,天天都要主動地呼喚它們的名嘛!就是在實踐老子的教導嘛!我們堅持和應用了沒用?是不是每天都在堅持着“名可名,非恒名”地呼喚呢?我这个人非常愚钝,没有什么智慧,但是对无为教学的先天设计方案,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我们不但推出了“”这个非常名的方法,而且还推出了五德餐饮方法,当起了配餐师的伙头军,不仅呼名,还同时供应免费餐饮,大家说妙不妙呀,天衣无缝嘛!是我个人设计的吗?不是,在大道面前我永远只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只是一个小学生,只是一根导线而已。无为的大道才是这个天才的设计師啊!我敬畏大道!尊从大道。今天又催着把这个盖子揭开來,不能失机,那么就同样要无条件地执行,也就信口说来了。我们今天揭密了,那么大家就可以动手,将发给你们的那份资料改一个题目的名字,就叫《非恒名实践方法》。

我們看一看這兩段,如果如此用這個“”字本義的鑰匙一開,是不是就能够打開了呢?沒有什麽秘密,只要你明德知道立聖心了,同時運用誦讀非恒道經典的方法和呼喚非恒名的方法,雙法共用,就是在實踐老子所说的大道,就是在进入众妙之门。

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斷句也可以根據修真專業而變動

這一段具有哲學上的意義,同樣包含著修真學方法論的意義,是對“名”的深層次分析。關於這個“名”的有和無,《黃帝四經》中所論非常詳細,我们只要去細讀即知。黄帝说:“形名已立,聲號已建,則無所逃蹟匿正矣。”这一句话我们一看,对老子所说的这个“名可名”、无名和有名,那理解就立时迷雾大开啊。这该说的非常清楚了吧。不论看得到、看不到的,将它们的形和名都建立、确立起来,把呼唤的方法,用声用号的技巧掌握住,那么它们就會遵守法则,而没有办法逃迹隐形,真形无法躲藏。无名的时候你拿它们没有办法,但是一旦確定有名了,定名了,即使是万物之始的状态,也是可以觅其踪迹的。

關於形和名,老子在他的五千言中并未展开来讲,为什么说的不多,这个可能当时黄帝学说已经在社会上占据着主流位置,黄帝的学说中已经对形名作了透沏的阐述。《黄帝四经》可能就是从众多黄帝经典中精选辑录而成,供社会学者学习的一部专著,而并非春秋或者战国时期的伪托之作。如果说其是选辑比较客观。

关于黄帝的形名学,我綜合了一下:大道生形,形自有名,執道生法,執法生名,名可禦形,形名相應,法禦形名,天人合一,與道相印。这36個字就可以概括黄帝的形名之學。非恒道的名能夠確立以后,这个形就必然被道法所用,道法是非恒道和恒道雙重結構宇宙中万物遵從的准繩,不論顯隱,万物必遵。知其名而呼喚,必定会及時響應。关于道和法以及名等等,黄帝其实都作了直指本原的论述,大家可以自己先进行研究一下,我们的教學則要等时机成熟的时候,才会专题进行讲析。因為我們教學的任務,就是要為道德正名。

黄帝说:“道無始而有應。”我们记住,道無始而有應,它是有感應的,可以感應的,“其未來也,無之;其已來,如之。有物將來,其形先之。建以其形,名以其名。”這就是說,黃帝站在道○之內,對形和名的闡釋非常豐富,從無到有,揭示出萬物形和名的定義。道還沒有化生時,我們要遵從道法應用強名,主動去接近,主動地去相印;當其已經生成形的時候,我們要用道去尋找出它的名,用道法定其名,並用其名主動地如法去親近。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千萬要具有恭敬、畏懼心,尊道而貴德,不可亂呼瞎叫其名。因為這一現象在我們同學當中也有産生,把它亂呼一氣,呼得在整個身周圍站滿了一大圈,自己又沒有辦法說什麽,人家拿東西敲他的頭,打他的屁股,捶他的腰,弄得他滿身痛,沒有辦法只好跪在地上給人家磕頭求:“請你們走吧”,这样人家才肯走。這就是說在這個“非恒道”裏邊,你用這個“非恒名”要慎重慎重再慎重,不能亂呼其名。

黃帝還說:“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也,必審觀事之所始起,審其形名。形名已定,逆順有位,死生有分,存亡興壞有處,然後參之於天地之恒道,乃定禍福死生存亡興壞之所在。是故萬舉不失理,論天下無遺策。故能立天子,置三公,而天下化之:之謂有道。”這才是有道,看到沒有?要能達到這個水平,那才是有道。沒達到這個狀態,那就是吹的道,不能說是有道。要知道萬舉不失理,論天下無遺策。修真学中的形名学同样是一部天人合一而论的学说,非常重要。身国中的形名学,那裏邊的機關還是挺多的,见形则吉,闻名即昌。我們內觀當中你能夠見到它的形,那麽就要恭喜你,你的吉昌已經存在;你能夠呼名,它能聞名而應,那麽你見到那一個臟腑的形,呼它的名,它能夠表現出來,那麽肯定你這一個臟器是健康的。你能夠全部都呼應現形,你能夠見,那麽你的身體肯定是吉昌。這個你們有沒有體會啊?可能少數人有這個體會。

在道医学中,我們在給別人治病的時候也是這樣,显形易治,知名可驱。如果說這個知名身上的非恒名者,形態顯示出了,那麽這個病很容易治療。不管是他自己看到了其形,還是你看到了其形,還是他在夢中看到了其形,還是你在晃兮忽兮中看到了其形,只要見形,必定可治;只要知名,必定可驅。像最近法蘭克福就有一個很重的病人,在北京患上了急性黃疸坏死性肝炎,來到德國以後,醫院裏要給他做肝移植,說整個肝臟已經壞了,不行了,完了。他打電話來求治。我說:您這是因果之病啊,你要好好地把雙一章給我誦一誦,我開個方子給你,你再喝一杯,而人家就真心誠意地誦了,因為要命了嘛,而人家一誦就顯形了,顯什麽形?顯了一個像章魚那樣的形,所有的爪子就倚伏在他全身的各個地方,拼命地吸收他體內的能量和營養,但是他在夢中又把雙一章反復背誦了兩三遍以後,那些爪子紛紛地掉落下來。他夢到自己從棺材裏邊醒來,棺材外邊透進了一縷陽光,他從棺材裏邊出來,還見到了他死去的父親,但是他父親卻把他攔在進門的柵欄之外不讓他進去。這就是顯形易治啊!結果他僅僅吃了兩天的中藥,再去做肝移植手術前檢查的時候,那麽嚴重的黃疸,那麽嚴重的轉氨酶一下突然地掉下來了。醫生感覺到很奇怪:这不可能嘛!肝已經壞死了怎麽會突然化驗指標都正常了呢?

但是誰知道,他這一關過了,第二關又來了。過了四五天,他來了個心肌梗塞,又去檢查,發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心肌供血不足,又要準備做心臟搭橋手術,所以又来向我求救。同樣的,我說:您再誦經,晚上看到了因果就好辦。肝臟裏邊找你要你的命的任務還沒有完成,所以就跑到心里,肝傳於心。他晚上一誦經,又做了一個夢,有一個大的蟲子就緊緊地抓在他的心臟上,而且他還回憶起了他在年輕的時候,在幾十年之前他就發現過這樣一個蟲,而且還打死過一只這樣的蟲。人家還有這個悟性,在夢中就趕緊說,我給你誦經回向超度你,而且我到了國內還一定到原地點去幫助你。就这样,結果在第二天医院給他做血管造影時,檢查一下,做術前準備時,要再確定一下他血管具體的梗塞處,結果一看心臟裏邊每一條血管都條條通暢,沒有任何一条血管有梗阻的現象。这又把那些洋鼻子醫生弄了個莫名驚詫。僅就這一個事例,和我們同學中出現的那麽多事例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顯形易治,知名可驅

關於這方面的內容,我們以後再專題討論,在這裏就不說了。這樣在外用時也是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以后在解黄时我們還可以再详細討論。

從黃帝的論述中我們不難看出,《道德经》通行本中將“萬物”一詞,擅自更換成“天地”,其中的理由僅僅是為了前後兩句之間文辭上的對仗工整,說明他們並不明白,“”是對萬物的形名而言。我們很多同學也對這個名還沒有真正弄懂,它是冥不相見時,用來呼喚的意思。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无欲也,以觀其眇”這個“觀”字,就是在教導我們不僅要誦念,開口誦讀,而且要同步配合著內觀。怎麽樣觀呢?恒無欲是調心,是前提。“觀”,就是要在垂簾狀態下觀體內的內景,就用了這個“”字,就是方法。如果用妙字,雖然好聽,卻不知道如何去內觀。我們帛書甲本保留著這個眇字,那就是真東西。漢晉儒士將這個“”字改成“妙”字,那是因為不知道修真學的象意藏訣的秘密,也可能還有別的什麽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可能有人說,你這樣破譯是不是太牽強附會了一點呢?一點也不是。我們再看後邊一句:“有欲也,以觀其所”我們要謝天謝地了幸虧帛書甲本替我們保存著這個“字,這個噭字太重要了。“,就是呼喚的回應。我們在呼喚著非恒名的它們的形,要觀察它們聽到以後的回應。有呼必當有應,初呼難應,誠信地久呼必應。恒有欲也地觀,也就是其中有後天意識參予下的內觀,我們有很多同學不是已經觀到了這個嗎?人家答應了,坐在那兒,盤在那兒,那不就是個嗎?我們不是看到了主動呼喚以後,它們回應的樣子了嗎?他們表現不是很聽話嗎?這樣一破解,大家是不是就更容易明白了呢?簡不簡單,我覺得是很簡單別把老子老人家弄得玄玄乎乎的,他在告訴我們真東西啊修真學的實踐方法中有非常簡單的路徑就是這兩招,就可以進入其中了。但是,如果我們相信了漢晉儒士改的“徼”字呢?那可就被這些漢儒們晉儒們弄得暈頭轉向、弄糊塗了。這個徼字是什麽意思?那是到邊界巡查、在邊界上來來回回地逛蕩、激勵什麽東西了,那也就無法找到真東西了,也讀不懂老子在這一章中所藏著的很簡單的修真實踐方法了。

,在這裏前後呼應,與前面的“名可名”,與這個“可”,與這個“名”都是相應的,与可相應與名相應,就使我們不致於呼喚非恒名而沒有同步觀察,從而達到呼喚其名而觀其形的步步相應,見驗而不虛妄,這才是真妙。“妙”是藏在眇的後邊的大妙、絕妙,是不是這樣的道理?

我們再來解析最後一段:“兩者同出,異名同;玄之有玄,眾眇之門”什麽是兩者同出?那不就是在誦讀非恒道經典的情況下和呼喚非恒名的狀態下,通過同步內觀所獲得的形名玄象嗎?同時見到了、應用了形和名的現象嗎?當然還包括著無思無欲和有點、有線、有面一類的內觀。非恒道的經與非恒道的名,經有經名,因為各種經的經文不同嘛,當然是不同的異名,但是都可以通過誦讀與呼喚為主導而産生我們自己身國的真實變化,以及其它有為與無為系列性方法産生的變化,全都“同胃”,異名同胃。這個“胃”又是一個脾胃的胃,歸中,因為中央脾胃屬土,歸於真意,讓真意也同樣地參與而同胃,中氣以為和。層層變化,互相促動變化,變化出現了,“非恒”的形和名都真實地出現了,那就是眾眇之門,就是各種垂簾內觀方法進步的大門。我們很多同學不是通過我們教學的方法已經自然地走進了眾眇之門了嗎?可是我們卻還不覺得我們進了眾眇之門,因為我們輕易得嘛。很輕鬆地進了,聽了話,誦了經。呼了名,你真的就進了,不難吧?要是統計一下,我看的確是不少人,占的比例也是很高的。

講真格的,拿著“象意藏訣”的這把特制的鑰匙,走進老子帛書甲本《德道經》之中,一切就迎刃而解了。我們上面的破解是不是很輕松?我們這些年是不是都完全遵照著老子的真訣在進行著教學?誦經與呼名同步進行。可以說,多年以來我們都是在遵循著這個教育方案在執行著,只是沒有給大家捅破這層窗戶紙而已。但是我們有人卻信不真,信不實,不同步實踐,這樣想自己,那樣想自己,這樣否定我們的教學,那樣去參與我們的教學,那才是我們教學中最大的障礙。在愚治時代最危險的就是信德的嚴重失虧,虧得不行了。沒有信德,悠悠忽忽的。但是一批又一批真信和堅持實踐的人,不是都已經進入眾眇之門了嗎?光誦經典行不行?不行!僅僅只是後天智識系統誦讀,對先天系統不直接管理起來,那樣太慢,也容易走偏和受其它的影響而前功盡棄。所以一定要與呼名相結合,“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有玄,眾眇之門。”為什麽要兩者同出?你看看,歷史上、社會上有多少人在誦讀經典,多少門派都誦讀經典,但是為什麽成就者不多呢?不就是因為只誦讀經典而沒有呼喚“非恒名”這一步嗎?對不對。兩者同出,才容易步入眾眇之門!我們有的同學,總是以為我在這裏忽悠他,不肯真信,那麽我們破解了道篇第一章以後,你還信不信呢?你總不該連老子直接留傳的方法、我這里鐵板定釘的破譯,你還是疑惑不信吧?如果這樣的情況下你還是不信,那就只好隨你的便,你去信自己的陰我心神好了。我也就默默地做壁上之觀,等待你哪一天得道了我再恭賀。

我們在網上辦老子教育學院,是完全動真格的,經得起各方面的質疑,沒有这个金鋼鑽,我們才不會攬這個瓷器活。我們應當具有十足的信心,全面地解讀破譯《老子·德道經》。

老子在這一章中傳授給我們一個什麽呢?說白了,翻譯過來就是:“每天恭敬誠信地誦讀非常道的經典,每天垂簾內觀呼喚自己非常道的名,就能夠輕松地进入众妙之门”,方法就是这么简单。這些年以來,早就让大家這麽同步地做了,實踐著了,只是大家由於還沒有拿到這把鑰匙,而顯得漫不經心,大家还不能联系《德道经》自己悟出来。今天實在是把我逼得沒有法了,就只好把鑰匙套在你的脖子上,剩下的就是大家自己動手去開鎖了。

德篇第一和道篇第一,都是老子修真教学教育的总钥匙.这两章内又藏着分钥匙,找到了这两章的钥匙,整部《德道经》宝库的大门就打开了。由於大家自己实在不能通过我以前所讲的内容中找到这些个钥匙,所以今天我就在這裏像說相聲一樣,三翻一抖,抖這個包袱,在這個课堂上公開交給你們這把極其珍貴的解密的钥匙。希望大家都能把它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別弄丟了!

破解象喻藏诀,要靠大家的悟性,靈慧的悟性去發現,發現了就深入探索,都是可以自己找到的。大家只能在我們的《老子·德道經》版本中去發現,因為我們的版本中全部保留著帛書甲本的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字,這個“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字”是我定的名,為了區分。實際上我們古代的文化文字就是修真學的文字,只是後來被常道化以後搞混了,這一點以後我還要給大家講解。我們在《老子·德道經》中特意沒有刪除這些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字,有的字已經盡可能列入正文中,有的則還是藏在正文下邊的注释中。《老子·德道經》第三版已在正式出版中,这—版中我們已經盡可能全面地去恢複甲本的原貌,但是仍然有一些還藏在下面的注釋內,所以大家一定要結合著看。我曾經說其他人的注釋你可以不看,但是我們自己的注釋你就不得不看啊;因為我們的注釋跟人家的不同,裏面放著鑰匙。拿到第三版,大家就可以比較顺利地发现很多這方面的內容。

而且,當我們運用“象喻藏訣”這一把破解的鑰匙將這一章破解之後,還不能停留在已經破解的內容之中,是不是這个道理?還應當結合生命的基本要素,自己去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進行系統性的連接,始終別離開整體觀。要學會“為之細而把握大,為之易而解決難”,那才是老子希望我們能夠掌握的。

老子的修真學,非常實在,沒有浮華,至簡至易。唯有一句“意身清靜上德明,心性修持大道生”,就可以完全概括他的修真實踐學說。老子在這一章中強調的就是“心性修持大道生”的實踐學說和方法指導。我們歸納一下,是不是這個道理?

“可”這個“非恒道”的大道經典,就是在修持心,因為人人心中皆有大道,只是被陰我意识障碍而失去了光明。而舌頭動而進行誦讀經典,心竅能夠開啟,外竅內竅都能透光,那麽內心深處的道也就自然能夠透顯出無量光明,自燃而燃。而“”這個“非常名”的這種誦念方法呢,那就是一部非常全面而且系統性極強的修持身國性體系統的的實踐方法。心性修持大道生的內容和方法,可以說全都包含在道篇的第一章之中,我們必須發現她,把握住她,並且堅持應用她。

我們在討論研究心性修持的時候,常常容易流於形式,停留在口頭上,而且不容易抓住和高度注重從細微、從容易之處去下手,沒有養成在點點滴滴的積累上去進行實踐的行為。在理論上看似乎非常明白了,就是難以落實在自己的實際生活和工作環境以及家庭之中。為什麽會有這種“華而不實”、“華而難實”的現象産生呢?這是因為我們還未將《老子·德道經》中這一章的深刻內含全部加以解析,並且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沒有發現修真學中的另一句,要在修德的基礎上把“意身清靜上德明”的理論和方法解析出來,上升為理性認識,確立為行為準則。我們現在是不是把自己的意和身的清靜達到了“上德明”,作為我們心性修持大道生的基礎了呢?我看還沒有明確,沒有上升到理性認識,沒有確立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所以就容易表現出讓人一看,一個個其實都有點兒頭重腳輕根底淺,討論起問題來也多少有點兒嘴尖皮厚腹中空,讓人感受著一種不實在,是在搞假大空,是在搞沙漠上建樓閣,如虛似幻,好象有點東西,但是又摸不著。這就是世俗人認為的道嗎?不是!太缺乏實在感、真實性。就連自己身邊的老婆孩子、丈夫或者父母都難以相信你是在搞真實的修養道德。

為什麽漢代以後,許多按照通行本《道德經》進行學習研究實踐的人,都容易共患這種毛病呢?其中的重要原因,我看不外乎兩點。其一就是沒有首先在“意身清靜上德明”這個基礎教育和實踐上明白“德道”才是“得道”之理;其二就是沒有完全破解道篇第一章,被漢武帝和漢儒們所忽悠得摸不著修真之門,長期未能將這一章中暗藏的方法論解析出來進行實踐,卻學會了虛無縹緲的空言大道。沒有首先掌握和實踐老子在德篇中開卷就強調的“居其厚”“居其實”“其至之也”,守了這麽兩個“居”、一個“至”沒有?这是“意身清靜上德明”的基礎。相反卻是以“忠信之泊”,“愚之首也”,“居其泊”,“居其華”,在失其一的前提下研究大道。在這種基礎和前提下的研究,如果要想不墮落成為貨真價實的嘴皮子道,我看那真是天理難容了,是不是?那肯定會成為嘴皮子道理論家嘛!

關於意身清靜上德明,修德返道的原則還未能真正認識和在實踐中加以實現,則不能輕言大道,不能輕言啊!這些現象需要我們高度重視。但是這種现象在社會上按照通行本《道德經》研究了幾千年,人們和社會所形成的共性業力能量,卻又無比強大和具有慣性能動性,這種能量很強哦!有一個圖像:高山頂上滾下一塊巨石,圓不溜湫的,沿途掃過一切阻擋它的樹木和比較小的石頭,迅速地向山下滾下去,這時候你即是有沖天的力量,攔截上去想止住它的向下滾動,都無疑会賠上性命的。這種能量的強大性,並非我們肉眼凡胎所能感悟啊!即使你具有那种“揮黃河長鞭”的氣魄又怎麽能奈何呢?在整肅道德學術綱紀的過程中,你想重整綱紀,你還不得不面對這座橫垣在中華大地上幾千年堆積而成的精神巨山的垃圾,稍一不慎就很可能使你鞭毀人亡。這種能量性不僅在社會上廣泛存在著,在我們同學中,在座和不在座的所有實踐者的靈魂之中,其實都深植著這種病原體和慣性能量。我們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一直都不敢輕率地直接地揭開這個蓋子,慎之又慎地采用迂回側擊、包抄伏擊、等待等方法,繞過強大能量體的辦法,逐步展開,這其中難言的苦衷,恐怕是希有人能夠印心而知道的,普遍存在的還是誤解、誤會和怨尤,百口難言啊!

好,這一方面我就不再深言了,談多了像是向大家訴苦求取同情似的。就象廣東人說的,“不好意思的啦”。其實現在已經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我很高興經過近三年的努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與付出,歷經這麽多年的辛苦,以及天道自然的運轉,冰山開始消融,就連居住在北極的摩爾斯基人都在開始買空調了。全球“溫室效應”的作用力,似乎也在“天道好還”。

我們遵照老子在帛書甲本《德道經》中的、還沒有完全失真的教導,進行研究和實踐,循德進道,要首先把握住“心性修持大道生”的基礎,在德篇的基礎上,修德、持德、積德、守德,加強對“意身清靜上德明”的解悟、理解、掌握和實踐,築實這個基礎的厚土,去承載心性修持,從意和身的修持實踐上下真功夫,持之以恒,從而明德,也就必然會水到渠成,從而能夠順利地自燃地進入“心性修持大道生”的階段。要將這個整體的實踐原則全面系統地把握,同步地掌握,这是我們修真學教育和實踐的關鍵所在。因為實踐者自己的上德不明,在還沒有進入慧明德與智明德的明明德之前,企圖明道就甚為艱難。即使能夠明一點,那也只是弱明、昏明、淺明、一知半解的明,而並非洞彻萬物,朗照乾坤的無量光明。我們的真把式們,一定要將這種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透明,作為自己的實踐目標,才能實現自己的大道。

我們先簡要地解析一下這個“意身清靜上德明”。在人的一生之中,支撐我們生命健康的能量儲備,僅僅就是六道陽爻表述的那麽一點儲存,但是一過人生的十五歲,體內的強盜小偷也就自然地出現了,而且還是六賊齊生齊出。那個小東西挺厲害的,這眼耳鼻舌身意六賊一起打開了人生後天系統的大門,向命體外盜外伐,消耗我們有限的、可憐的、僅有的一點能量儲備。這六個小偷強盜,它們狼狽為奸,組合在一起,每時每刻都在盜耗著我們體內倉庫中的能量儲備。酒色財氣,貪嗔癡疑,都只不過是這六賊的工具和表現而已。擒賊先擒王,擒王需用聖。如果修真實踐者不能用德“一”來制伏住六賊,可以說無論你如何刻苦勤奮地煉,起早貪黑,沒日沒夜的熬,到頭來最終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因為你攝入能量的速度,轉化成能量儲備的過程時間,永遠也難以超過六賊這眼耳鼻舌身意一起施為時所消耗的總和。六賊就是人類精氣神死地的掘墓人,人們雖然可以通各種養生的方法來大量進行攝入補充,開源無限卻難擋流失無制。只有開源與節流同時並舉,才存在著身國中庫儲能量復歸於“三陽開泰”和“六爻純陽”的希望,否則我們的一生都是在空忙。

在離道失德總趨勢的大環境中,人們對自己身中的六賊已經放縱得太厲害,跟現在養兒子差不多,都在嬌生慣養獨生子,而我們看那些獨生子,小皇帝,不以為它們是賊,反以為是正常和必然的存在。大家都在自覺或者不自覺地驕生慣養著它們,放縱著它們的一切行為,甚至在腐朽文化的影響下,培養和提升它們的能動性和活力,還振振有詞地美其名曰:人性的張揚,個性的突出,自由的開放。卻不知沒有德一的制約與規範,這六賊正在引領著人的生命向精神的死地和肉身的死地進軍,在朝著自己的墳墓進行百米短跑。人類對德一的迷失,才是人類最大的悲哀啊!

老子學說的修真學,在認識自己生命系統的真識中,高度重視著滌陰增陽。六賊就是身國中最主要的陰性系統。六賊中又分有主次,我們在“道德與八識”中已經作過一些論述,這裏時間問題我就不詳談了。

那麽如何制伏六賊呢?擒賊先擒王,擒王立聖心。我們要在明德知道立聖心的基礎上,展開擒賊先擒賊王的實踐。展開這一實踐,是在認識意的無死地,身的無死地的基礎上實施的,我們學習十三章不就是在討論這個意的無死地、身的無死地嗎?只有這樣才是意身清靜的根本。為什麽在這個關鍵時候我們趕天趕地的要把這個蓋子揭開來,要把這個鑰匙交給大家呢?因為我們要求人人都爭當這個真把式,要把這個意的無死地、身的無死地全部實踐,只有這樣才是意身清靜的根本。

在前人的記載中,眼耳鼻舌身意這人生六賊,卻是用這種一個比一個厲害的排序方式記載著,而沒有將最厲害的放在首位。為什麽要把意和身放在首位?這是因為修真學是實踐的科學,在戰略上我們要把握住根本目標,但是在戰術展開中卻要從易從細處下手。前人的這種排列方式,就是一種修真實踐在戰術上循序漸進式的排列方式,其中暗藏著由易至難,從細到大的逆修技術把握。

前面我們已經破解象喻藏訣之秘,解析了道篇第一章。那麽我們能不能通過這一方式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地産生我們擒六賊之王的實踐方法呢?我想同樣是可以的,也是必須進行的。細細地分析起來,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賊,其實自從我們進入少年生命期時,步入這個由人生先天无為向後天有為逐步渡過階段時,眼耳鼻舌身意的“賊性”就已經在被我們的家庭培養着、社會培養着,再加上我們自己學習,就已經開始逐步形成,在外部有相世界的影響作用下逐步生成。比如說七歲到十四、五歲這一個階段,只是各有快慢,作賊的能力施展得遲和早有一些差別。例如身賊,什麽叫身?眼耳鼻舌身意,身就是指的生殖器的行為。它的賊性形成的時間和展開偷盜精氣神的時機,相對於眼耳鼻舌而言,就相對晚一些,但是它一旦展開內盜,卻比眼耳鼻舌之盜産生的禍患強大得多。意,是指後天陰意,主觀意識,不合道德的常道經驗思維模式等,它的完善雖然比較晚,但它卻是六賊的統帥,它就是六賊之王。

我們依據對道一章的解密破譯而觸類旁通地擒制六賊,要改造这个眼贼,就要在我們雙眼為賊之時,把這個賊性觀出來,把它不觀正喜觀邪,不觀內戀觀外的盜賊之性加以擒制!“名可名,非恒名”地進行擒制。因為軒轅黃帝早就說過:形名已立,聲號已建,則無所逃蹟匿正矣。”我們的祖先早已經將我們這一雙眼睛立了形名,建立了聲號,我們堅持著“”這個非恒名,“”這個不是常道的聲號,那麽它不就也同樣能夠無法逃其蹤蹟而歸於正道了嗎?只要我們堅持著“可”它,並且主動提供給它德一能量,營養它,扶生它健康生存,那麽目不邪視也就必然産生;它也就會自覺地去“非禮勿視”了,比你拼命地去克制那樣強得多嘛。你看看我們有的人見了那些邪性的東西,心裏在說“不能看、不能看!”但是眼睛還是要盯著看,那是為什麽?那就是我們沒有“名可名、非恒名“地制住意和眼裏邊的那個阴贼。這也就是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的修真方法。其餘的耳、鼻、舌、身、意,是不是都可以如此“可”非恒名呢?我想大家的答案應當不會存在不同的意見。这是至簡至易的方法,是牽牛鼻子的技術。牛身雖然龐大,只牽一鼻就會跟著走。道雖浩瀚,只誦其名即可感格。為什麽要人為地復雜化呢?舍易從難,抱繁棄簡,豈不是幹耗自己的精氣神嗎?執而迷之也就是:“若当诀海百渎倾,叶去树枯失青青,气亡液漏非己形。”到那时後悔也就晚了。

關於眼耳鼻舌身意的“非恒名”,我們祖先早就將應該著於紙的寫在紙上了,例如:眼的非恒名就是名“明上”,字“英玄”;鼻的非恒名就是名“玉垄”,字“灵坚”;耳的非恒名就是名“空闲”,字“幽田”;舌的非恒名就是名“通命”,字“正伦”。另外身與意的名字也是都存在著的,並且都已經告訴過大家,自己可以回去再想一想,外找內找地找一下看能不能找出來,我這兒就不想全部都列出來,太讓大家吃現成飯了,或者等著別人告訴你好了。伸手派總是要有人當的嘛,對不對。

關於破解隱喻藏訣而解析道篇第一章,我們就先談這麽多。大家也可以啟動自己的靈悟慧識與智識,對德篇第一章的修真學內容,可以先自己進行尋找和解析,也可以發表自己的研究論文,相信在直譯破解道篇第一章的基礎上,在高度重視修真不離心,修真不離身這個原則下,大家都能提升自己的慧和智,從中順利解密破訣而解析老學,實踐老學。

……待续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本文章来自道德知音网,文章网址http://www.daode.biz/html/lecture/wenhua/20060812/246.html请转载时注明!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