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网站地图 RSS订阅 TAG标签 会员中心 新搜索
道德知音 资讯讲座:  |  新闻资讯  |  专题讲座  |  读书频道  |  诗文赏析  |  知音电台  |  道医养生
修学资料:  | 
文字道理  |  修学日新  |  慧性教育  |  经典教材  |  修真词典  |  知音问答
社区服务:  | 
知音论坛  |  知音社区  |  视频展播  |  历史照壁  |  开慧用品  |  德慧智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道德知音网版权所有;转载时,敬请注明出处"道德知音网"和作者。自行修改内容者,文责自负。联系邮箱:daodezhiyin@gmail.com。

热点滚动: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新闻资讯>

中国教育3台访谈纪实

时间:2009-11-25 13:52来源:道德知音 作者:道德知音 点击:
熊春锦与德慧智 中国教育3 台访谈纪实 2009/11/14


熊春锦与德慧智

中国教育3台访谈纪实

2009/11/14

 



 

教育台记者:先生您好,今天很有幸采访到您,这也是我们跟您学习的过程。

采访您的第一个问题:在两千五百年以前,老子就告诉我们:“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他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理念?在教育上有什么意义?

先生:这个问题,可以说一直是很多的哲学家都在想追寻的一个答案。

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到底表述的是什么?实际上,中国两千五百年以前慧智同运的文化是在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下来认识事物;因此,就对认识事物的系统性、大一统论,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系统,既简练又包罗万象的一个系统。说它简练,只简单地用了象数理气,加上一个“道”和“德”,来规范它,那么就称之为“一元象数理气”,就把世间的有相世界和无相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包容进去了。

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来解读老子的思想,就能比较容易清醒地了解了。所谓“道生一”,是指道处在一种虚,处在一种无,处在一种肉眼不可见的状态。就像现在的西方的宇宙形成理论、天体物理理论所表述的一样,那就是整个宇宙怎么形成的,它反应了整个宇宙形成的初始状态,从无到有,从○到一,这个数字变化过程,老子在这里主要运用数来表述世间万事万物,无相世界向有相世界转化形成的一个过程。

这个“生”,实际上就是产生、诞生、生养等等意义。“道生一”,从无到有,用一就足够了,这就是道家最简捷的一个学说。这个“一”,是指的什么呢?是一个能量体,是在原动力发生爆炸以后而释放出强大的能量。这个能量,养育着万物,形成一个能量的形态,并且还带有规范性。离开这个德的完整性,就会改变自己的形态。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就产生了二,二是指的属性,万物或阴或阳的属性、或可见或不可见的属性。

拿一个钢蹦儿做比喻的话,这个一元钱的钢镚儿是个一,拿在手上就是一个钢镚,但它是由阴阳两面组成的,而且这个两面是不可分离的,是在一的统一之下,并不是表现在混沌状态的一,而是已经有了形象的一。在这个前提下,这个二才生出三来。

为什么“二生三”?同样拿这个钢镚儿作比喻,它并不单纯只是两面,是不是三个面?它是个立体的。“三”,就是任何事物的产生,具有了阴阳属性以后,中间一定有一个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实际上既是品德点,又是能量点。这个三,就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了。

为什么说“三生万物”呢?世界任何物质有了三种元素,基本上就可以显态化、有相化,就是肉眼可以观察化,进入这个状态,如果再加上一个点,那就进入四了。进入四,那就是典型的立体化了。所以老子并不谈到,但是道家学说还是讲到,集中起来和合四相。合,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第四个数,叫做“象”。这个“象”,就是肉眼可以观察,通过后天的一些研究,可以触摸、可以观察这么一个象。

在“三”的这个阶段,基本上就称之为菱锥体阶段。它可以构成加减,可以构成一个菱锥体。

再加一个五,构成一个金字塔型。所以,最原始、最富有能量组合性的,就是菱锥体和金字塔。人类在使用金字塔的历史上,也可以验证出老子思想的科学性,也就是在三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数来演示象。象、数、理和能量,把它整体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构成一个非常简单但又高深的文明。

像德国的数学家莱布尼茨,他在研究《易经》以后,一见到易经图以后,《易经》所表达的,就是一个阴爻、一个阳爻,很自然地就归到了老子的思想当中的一个○、一个一,他就发明了计算机运算公式的原理,这便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计算机的基础了。

这个基础也好,老子的思想也好,《易经》的思想也好,或者说莱布尼茨的思想也好,实际上,反过来又拯救了中国的文化,为什么呢?计算机使中国的文字能够数字化、信息化,这就构成了我们的中文急需被世界大量使用的这个现象。我们自己也就不用跟在西方后面跑,去把自己的文字清除掉,去学拼音文化。

教育台记者:请问:老子的道德根文化它有什么主要的特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先生:老子的道德根文化,是一个信息的集约块。

首先,集约了伏羲时代用最简单的画卦的方法——也就是用符号的方法来表述文化;同时,集约了黄帝时代对自己本身在深度的天人合一情况下所产生的法道文化,就是人如何去法天,获得天道的一些规律,掌握地道的一些规律。这个思想,在老子的思想中是有表现的,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所产生的一个法道思想,非常完整。如果研究一下黄帝,研究一下1973年出土的帛书版的《黄帝四经》的话,这些思想是非常明显的。它包括的重点,就是修身治国,而且最突出的就是如何自然地法道,使人体内法于自然,法于大道,来治理自己的身心和治理国家。他有这个法道思想。

所以,根文化的这一部分就是重要的组织。而且,其中还有其它如《黄帝内经》,在医学上面也是归纳在根文化当中的,它也诞生在黄帝时代,虽然后代也不断补充内容进去,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但是主要内容还是黄帝本身的思想。

再一个,就是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里面,就基本上把伏羲的易道文化思想和黄帝的法道文化思想又进行了一次整合,并且予以提纯。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他就推出来。这个关键时刻,就是人类的慧性文化向智能文化转折的时期,也就是德国哲学家 雅斯贝尔斯所指出的两千五百年前产生的一个“轴心时代”。轴心时代之前,就是一种慧识文化。

而在轴心时代,天体运行发生转变以后,对人类产生了强迫性地进入智能时代。也是《圣经》故事里面所讲过的,因为夏娃和亚当他们偷吃了智能果树上的智能果,而失去了在伊甸园继续居留的权力,他们非得移民到园外来。

从两千五百年前所讲的那个故事,背后的意思就是说,从两千五百年开始,人类就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智能时期,也叫做蒙昧时期。这个发展时期,就是一个界限。在历史上、在文化上、在教育上发生了一个大的转折。

我们这两千五百年来,基本上遵循的都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西方,基本都是遵循着亚里斯多德的智能教育模式。亚里斯多德和孔子基本上都是在一个时间段里面出现的,这并不是巧合,而是一种自然和必然。在这之前的这些通天达地、能够天人合一的圣贤们早就预见到了。而且,自然巧妙安排的同时也将老子推出来,也将释迦牟尼诞生出来,也将默罕默德诞生出来,像以色列人,也诞生了他们的先知,西方也同时诞生了这一批人。

这些人,都是为了将前一个历史时间段、前一个历史时期,非常漫长、时间跨度非常大的优秀文化,不管是人类优秀的教育也好,思想方法也好,还是指导方式也好,进行总结、归纳,保存下来,以等待智能开启以后,人们陷入了智能的陷阱而不能自拔的时候,少数觉悟者会及时从他们留下来的经典当中,获得一种智慧,获得一种能量,重新开启智慧,在社会上取得一种引领作用,带领人们走出纯粹智能蒙昧的误区。

教育台记者:像今天现代社会中,我们如何构建中国道德根文化,您有什么建议吗?

先生:这个关键是在教育。

我觉得要想构建中国优秀的根文化,首先是要我们承认它、认知它、同意它,要承认它的确是我们祖先们的宝贵财富。

要想让现代的人都能认识我们的根文化是最优秀的,而且应当承传下来,对成人而言,就有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历史,重新认识自己文化的过程。但是,目前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人们分辨不清,这里面还有一个比较的过程。通过比较的过程,将西方现在最高的文化,跟中国古代的文化进行比较,那么我们就能迅速地建立正确的认知。研究东方文化的西方人,他们瞄准的并不是我们的近代教育,也不是我们近代的文化,也不是近两千年以来这区间的文化,他们瞄准的的确是我们的根文化。他们是想在那个状态下找到出路,他们认为他们的智能研究已经完成了一个七的过程,他们西方人写七是这样写(图示),倒着写,由下往上写,再写另外一拐。他们认为他们已经到了七的拐头,已经写这一横了,他们再找新的出路,再往上走。

而我们中国人,目前还只是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完成这个七的一竖的中间点。那么,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是否知道,我们的教育家、我们的思想家、我们国内从事教育的人是否认识到,是继续跟在外国人的屁股后面跑?还是快速接续起我们的根文化?把西方优秀的东西和中国古代优秀的东西,把这两方面真正结合在一起,而不要等候西方人从东方挖掘出最优秀的东西,嫁接在他们的文化上,迅速跑上去了,而我们还在跟着他们完成在七的拐弯的地方再认识,到那时候恐怕损失就更大了。

所以根文化对现代的作用,这是肯定的,这个力量是无可估量的。它能迅速开启每个人右脑的生理功能,使自己的藏识,以及人类历史上自己的祖先所得出的众多经验,都能够挖掘出来,并且转变为这一生的一种潜在的能力、能量爆发出来。这些现象,西方的脑科学家研究已经发现了关于原来所说的藏识库的问题,第八识、第七识,这些意识、潜意识都是存在的,仅凭直觉和灵感是不够的。

西方在挖掘如何全面展开这个藏识库,藏识库实际上就是中国的慧识。慧识教育,在中国古代是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现在如何从孩子做起,从大人认知做起,改变智能认识,认识到祖先的这些东西是宝贵财富,同时也接触祖先们的慧识教育理念,然后应用在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身上,这个过程我们就能完成,并且产生强大的创造力。

实际上,创造力全部都有,源自于我们的慧识,而不是智能。智能只是一种后天知识的堆积、前人经验的积累,它并不能完成新的创造,而慧识可以。

教育台记者先生,您原来是学医学的,我就想到当年鲁迅弃医从文,为了救国。现在您是弃医从文,就是继续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您为什么如此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点是什么?

先生:这个得益于我从小就受到了一些传统根文化的熏陶,家里祖辈都是具有这个文化氛围吧,所以从小接受了一些老子的思想、儒家的思想。

可以说,在整个小学之前我基本上就把诸子百家都读完了。后来,又接受医学学习,中医学也学了,西医学也正式学了,就深深地感觉到,鲁迅先生当年的一个感悟跟我的感悟有点相近,就是:医人不如医心,医病不如医心。治好一个人的病,可以解决他暂时的痛苦;但如果要是在心灵上去真正恢复人对道德的认识,可以有益于他的一生,甚至于有益于他的家庭,甚至影响到他的子孙。这个工程,是非常有意义的。

而且,我走了国内很多的名山大川,特别是到了甘肃的卦台山,伏羲画卦的地方,相传是他当初画卦的那个地方。有一个情景,我特别地感触,对文化上的感触,也可以说是一种灵魂的震动。当时,我站在九宫山上去看那个卦台山。第一个,发现最大的缺陷是1943年或1942年国民党当时在主持政权的时候,把山的龙气、龙脉挖断了,弄了一条隧道,穿脊而过,这对我们根文化的接续和昌盛造成很大的损伤。第二个,对我最大的启迪,就是如果我们自己的文化不复兴,我们的民族文化将会消失在西方文化的大海之中,它的冲击非常大。为什么呢?仅在卦台山的山脚下,就有一个环绕卦台山的一两百户人家的村庄。而这个村庄里最宏伟、最漂亮、最显眼、最瞩目的建筑,是中间高高耸立起来的教堂。这个教堂上面顶尖的十字架,还刷了金漆,在晚霞当中放出的那种光芒,特别给人一种启迪。意味着,虽然没有把教堂修到卦台山上,但它似乎是在告诉我:我离这个卦台山,已经不远了,已经接近山端了。

从形名学说的构成上看,这种现象给人一种深切的心灵震撼,当时眼泪就不自觉地往下流。当时,我就曾经发了一个愿:一定要把我们的根文化,特别是老子的五千言,使我们的国人、每个人都能读到她。我的力量有限,起码要使百分之三十、四十、五十的家庭,要拥有一本。因为整个世界上唯独中国人没有经可尊,西方人有《圣经》可尊,他们从小就接受《圣经》的诵读训练,特别是世界上最聪慧、智慧最高的犹太人,他们从出生开始,就教导孩子诵读本民族的经典,一直都教育,一直教育到大,非常地认真。

比如你上午提及的巴伦博伊姆,他也是犹太人,他之所以能为世界上顶级的音乐家、指挥家、钢琴家,在我给他治疗的时候,曾谈起他小时候的经历,他说:我六岁的时候,已经把我们民族的经典背完了。他们家庭的教育,基本上是一个家喻户晓式的经典教育。

但是中国,我们却没有正经,没有高智慧的经。相反,在中国,是这也称经、那也称经,都成了经,乱七八糟的“经”都出来了,纯粹后天智能撰写的文章也成了“经”。实际上,就把中国文化弄得比较糟,没有一本真正能够规范人们心灵、养育人们心灵的经典,来滋养孩子,辅助孩子进步。

并不是说没有经,而是没有使用,像《易经》、《黄帝四经》、老子五千言都是最佳的经。而且,老子的五千言在世界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例的。为什么呢?佛经是佛的弟子帮助撰写的,佛陀当年只讲经,不记述。基督也是这样,也是他的弟子后来整理的。包括中国的孔子,他也是只讲没写。最多只有《易经》的一部分内容,可能是通过他整理出来,文字记述的,但他没有动笔。唯独老子的五千言,是老子亲自动手写的,在函谷关亲自命笔而留下五千言——《德道经》。所以,这个动力,我觉着她所包含的智慧给我们教育中的启迪,可以说既是承上启下,也是提够丰富品格规范和能量营养的五千言,所以我就积极投身到公共化的进程当中。

教育台记者: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曾经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但是在两千五百年之前,老子就创立了唯德辩证法。您对唯德辩证法是怎么看的?它有哪些核心的演练?请给我们介绍一下。

先生:老子提出的唯德思想和唯德辩证法,充满他的五千言当中。他是以德,来衡量万事万物的变化、生成、长育和湮灭。这个过程,都是以德的品格性和能量性来分析万事万物的变化趋势和它的阴阳变化态势,以及它的深化过程,都是用德来进行整体把握。

因为德是用“一”来表述的,“一生二”,才生出阴阳,所以德就规范和制约了任何阴阳事物的取向,包括品质的取向、能量多少高低的取向,都已经规范和制约了。

老子也提出来一个观念,就是“知其白守其黑,恒德不贰,德不贰,复归于无极”,他提出了这么一个宏观上的有相和无相、有形与无形的对应关系、制约关系,能量和品格方面整体关系上的构象,用一、用德来统领。这样的涵盖面,要比唯独将太极白当中的情况抽出来理论,而没有顾及到太极黑当中的情况,可以说,是一个更高的层次。

马克思当年也研究过了《老子》,老子的五千言当时已经传到欧洲,我在西方讲学的时候,也引证了他们一些学者的论述,实际上在“知其白,守其黑”上,马克思的思想主要是立足在“知其白”上,他从经济论、资本论这些哲学概念去分析人类、社会,可以说,也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思想境界和水平,他提出的很多理论,目前在西方还被许多经济学家所采用,用他的思想来主动医治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伤痕、潜在疾病。但是,在层面上,在思想整体架构上,一个唯物、一个唯德,唯德是把有相的物和无相的物都包含在一起,应该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哲学思想。

教育台记者: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您认为它的科学性、它的先进性体现在什么方面?

先生:德慧智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掌握了生命的最原始支撑能量是什么。

因为生命真相当中,我们的祖先早已探知,生命真相的能量并不单纯地依赖于饮食,饮食并不是唯一途径,而人体上存在着更多能够吸收更高质量的途径,要开启它们。所有开启的一切方法,都是为了获得能量。这个能量,就是老子所讲的德能、道光德能。道光德能一旦能进入人体内,就可以改变人生命的质量,同时也能改变人的思维模式。

人的思维模式,基本上是大脑的左脑应用和右脑应用。在两千五百年以来,人类都是在拼命使用左脑,而很少出现积极使用右脑的方式。一旦出现使用右脑的人才,一般都成为社会的主流、发明创造者,这就是两千五百年以来的共性现象。包括爱因斯坦、牛顿,他们都习惯于使用右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都是左撇子,都是左手为用。很多的音乐家、画家,包括达芬奇都是左手画画,很多特别有造诣的人,包括当今美国的政治家奥巴马,他也是左手签字。所以说,都是反映主动使用左手,常常是积极主动开发右脑生理功能。

在这几千年以来,毕竟是左撇子少。在中国由于受到家庭教育的制约,到目前,社会统计全社会的左撇子大概在3-4%,但是现在德国的左撇子比例占到22%。这说明教育模式跟是否同步开动左脑思维和右脑思维相关,简单跟西方的脑科学结合的话,就是左脑主持智能思维,右脑主持慧识思维。如何使智能思维和慧识思维同步发展,并且规范在德的能量直接滋养之下,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就是我们德慧智的整体理念。

我们就用一个旋极球,旋动中包含阴极、阳极、中极三个理念的图标,来表述这种理念,中央用德来稳定阴阳变化。因为中央一旦有了德育,牢牢地以德的能量、德的品格的教育作为一个主导,就形成一个中轴,就稳定了,阴阳围绕它转动的时候不会形成波峰。不会像太极那样,形成脑袋大尾巴小,你强我弱交替,这样的格局就消失了,而是一种平衡发展。智和慧平衡运用,同步开发,就能进入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教育模式当中。受众也能同时开发自己的智和慧,同步进行运用。这样,可能就容易使中国的创新人才、科技人才、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更有机会培养出来。

当然,这个德慧智教育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是从小抓起,一步步按照两千五百年前的优秀教育思想和西方现在智能教育的优秀思想以及我们本土上还保存的一些教育理念,这三元合一,进行整体的资源整合。思想、方法整合形成一个整体。我们正在进行着这些工作,并且组织了一些国内的爱好者共同组成了团队去开发、研究它。

教育台记者: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如何去推广经典诵读工程?您对经典诵读工程有什么评价?

先生:经典诵读工程,基本上我们的许多前辈都已经开创了。包括台湾的王财贵教授,他多年前就在台湾、国内推行经典诵读。

但是,分析当前整个经典诵读情况,跟道德文化、根文化联接起来的比例不太多,主要是诵读儒学经典比较多,而道家的经典很少采用。但是极少数采用了诵读老子五千言的,常常又创造出一些奇迹来。比如说,北京的李洪彬现象,他是熟读了五千言以后能够倒背如流。为什么产生这个现象?这也就是老子的思想在起作用,老子五千言的能量性在发挥供能。开展普通的经典诵读,一般的四书、五经、唐诗、宋词,都归到经典诵读里面了,实际上我觉着有的是属于艺文里面的,而不是属于经里面的;有的是属于典里面的,而不是经里面的。我们不能走历史的老路。真正的经,一定是慧智型的文章,而不是智能型的文章,这是一个显著的标准。在创作的时候,是作者慧识的流露,还是智能的构思,这是一个分水岭。

如果把智能构思所形成的文章当成了经典,那么没有能量场波性,谐振性就缺乏,不能对受众产生一种启迪的作用。古代那些圣贤所写的经文,常常是在无为而无不为的状态下所诞生的,具有很高的能量品质,阅读它们、诵读它们,就能真正产生与故人居、与古人谋的现象。这个现象很容易产生,特别在孩子身上,这个表现特别明显。

在推广诵读上,目前一般的诵读遇见了一个瓶颈区,普遍的反应就是采用一般的诵读,孩子变乖了、遵守纪律了,但是创造性方面同样还是没有爆发出来。他们还并没有达到记忆力超群,成绩、创造力、独创性等方面,还没有表现出中国人的优势来,这说明了还是局限在宋明时代理学时期的诵读方式,还是应该再往历史上追寻。比如说,宋朝、明朝时期,我们国家的创造力还是比较高的,在当时的国际上还处于领先地位。为什么宋明以后创造力急剧下降呢?跟明代砍了诵读《易经》有关系,把《易经》也剔除了,只读《四书五经》,理学整理出来的八股文,以八股文取士,所谓的八股文编修的经典完全跟根文化断绝了,通过《易经》进行接续和连接的作用就消失了。所以,到了明代晚期以后,世运很快削弱、微弱下来,再加上闭关自守,又不能把西方的文明接续起来。

当年莱布尼茨看到中国的《易经》以后就大吃一惊,启迪了他在数学方面的造诣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他曾经写信到中国来,要求加入中国国籍,但是当时我们的国家认为“我乃中土大邦,汝乃外夷”,对他不屑一顾。当时,他倒建议在中国成立科学院,如果当时能够开关,接受人家的建议,早期在北京建立一个科学研究院的话,我看那个接续起来会非常快的,这都是历史了。

教育台记者:您本人具有多重社会身份,其中之一就是“中华经典诵读形象大使”,您如何做这个形象大使的,是否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性的活动?

先生:社会公益性的活动,原来也是我的一个宗旨。

我尽量不取利于民,而是奉献于民。所以,我早期在各地的演讲基本上都是义务性的、公益性的,尽量先把大家都唤醒起来。在一般普遍意义宣传国学这个领域上,就尽自己所能,当好这个公益大使,尽量争取做得更好一点。

因为现在经典诵读经历了这十年过程,有很多的人进入了功利化阶段了,实际上违背了老子思想上的一个原则“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真正有用的东西是在“无”里面的。在没有欲望,没有什么贪欲,没有过多的追求心下的内容,才是真正有用的,才是生命的真谛。

所以,我们作为根文化的研究者要恪守这一点,不要追求有相的东西,不要追求过多的拥有,应该安平乐居。对于社会的奉献,相反应该放在第一位,多为他人着想,多为别人考虑,尽量少考虑自己。而且考虑自己多了以后,在生理上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考虑自己的时候,必定是使用的左脑,那么就处在自我封闭的状态,能量自我封闭。考虑自己的时候,都是用的左脑;而在考虑别人的时候,就启动了右脑的生理功能。所以说,为什么佛学思想、道学思想、儒学思想都教人要爱,要把自己的小爱扩展成大爱,这也是主动用有形的方式和心理活动的方式去启迪右脑的慧性思维,使它展开。所以在这个工作上,国学的宣传上尽量去多安排一些有益、体现出爱心的公益性的活动。我们要自己做出表率来,实际上成人的言和行对孩子们的影响是最大的。孩子是模仿型的,大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全息性地、整体性地进入他们心里,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我们如果不注意这一点,这个教育就是失败的。现在教育的很多现象在孩子们身上失败,就是说一套做一套,根本就不买大人的帐。

教育台记者:前两天,我专门拜读了您的书——《德慧智慧性图文思维教育》,究竟什么是慧性图文教学法?它跟我们传统的学习法有什么不一样吗?

先生:慧性图文教育法,主要是提倡早期顺应儿童生理发展不同阶段的规律性,掌握教育的契机,顺应生理转换规律当中的慧性逐步被后天智能封闭、压抑、丢失的生理现象,我们采取一种主动的保护措施、爱护措施,保护孩子们的图文思维。因为我们都是从孩子长大的,自己如果记忆良好的话,就有这样的记忆片段残存。比如说,孩子们早期都是存在图像思维的,为什么爱看图识字,因为孩子们有图像思维存在的。我们小时候喜欢看图画,那些小人书,我小时候经常站在巷子口,放了学还要看一个小时,看完了才回家去,也就是童话思维是孩子的一个思维阶段。

还有一个是神话思维。图文思维、童话思维、神话思维,可以说是在孩子们身上出现的重演律,是生命现象的一种重演律。这种重演率,是我们人类社会进入到智能阶段以后已经不能准确把握和忽视的。因为我们很多的父母,虽然在运用看图识字教孩子,也画一些小人书,让孩子看一看,来勾起他的童话思维,甚至有时候用一些神话故事来进行普遍的培养,但这都不是主动的,不是积极的,而是在冥冥当中,有一种力量引导人们去使用。

如何把这种模糊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和感性都升华到教育理念上来,我觉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符合孩子的生理重演律。这个生理重演律,一旦被我们放大并培养起来了,那么他始终就会保持一种慧智同运的状态,慧性就得到良好的保护。所以,在这个工作上应该看到优势,而且事实也是可以的。特别是中国的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中国的文字经历了符号到图、到画、到文(图文表述),最后才过渡到文字。西方在腓尼基时代,直接丢失了图文思维最基本的工具,可以说丢得干干净净,直接进入了拼音文字,没有象形过程。后来有些学者研究的时候,把他们拼音文字的符号加以象形化、图像化,用它来教育孩子们,实际上也就是想重新接续中国的这种模式,用图文思维来培养孩子们的慧识。

教育台记者:慧性图文学习法和慧识学习法,是不是一回事?

先生:基本上是在一个范畴,它主要的目的是开启慧识。

因为第一个阶段,主要是用图文的方式;然后,才能进入到第二个的图画方式和第三个的神话方式。

教育台记者:您刚才提到了孩子的问题,我们怎样才能不把孩子教笨呢?您有什么建议和方法?

先生:不把孩子们教笨,主要就是需要我们家长、做父母的人,本身要主动培养起自己对根文化的爱心,热爱它,并且研究它,掌握一些根文化的理念,同时掌握一定的生理知识,分清左右大脑的分工。这个方面非常重要。

再一个,就是幼儿教师也要有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家长、学校、幼儿园都把它结合起来,才可能在十六岁之前保护慧性充分开发,使他们的重演率完整再现,并且真正转化成为他们每一个人现实教育中的实践过程。在

这里,仅仅是大人的认识还是不够的,首先大人首先要认识。因为大人过了十六岁以后,就进入了纯粹的后天阶段。如果先天阶段,在十六岁之前,没有培养起慧识来,肯定是后天的智能用事占主要性。大人的判断、处理问题,一般都是一种经验型的、惯性的、智能片面运作的方式,很少有灵感直接产生。因为灵感是要在放松身心的状态下,比如说睡眠状态下,比如负压急剧降低的状态下,比如颤动的环节当中,灵感、直觉就迸发出来。一般左脑在运动,而要想它同步出现就很难。

所以,大人在掌握慧识教育的理念上,也是要有一个培训的过程,我们就考虑不断进行亲子教育。当怀着孩子的时候,就使父母知道如何爱护孩子的慧识,用心灵交流。其中有个心音交流的方法,就是用你的心去和孩子的心进行交流,而暂时不用语言去交流,或借助语言用心来交流。

各种各样的教育模式、模块,都已经从传统医学的角度,从传统道医的角度、传统中医的角度和西医研究的成果,把它整合在一起。当然,最根本的是将心里面道家所说的心神、心理活动和大脑的生理功能整合成为一块,构成非常符合每个人生命真相的教育模块,利用这个模块来进行前期的认知。父母认知了、老师认知了、学校认知以后,就很容易保护住孩子的慧识不被破坏。因为成人教育孩子是有很多错误理解的,比如说三岁之前的孩子是立体思维,他看问题的时候,前后左右他比大人看的深入得多,但是他没办法用语言表述。

这是我自己的经历,我记得我小时候的事情,但是说不出来,最多用哭声、笑声、笑脸来表达而已,没有启动语音。但是自己的心理活动,如果成人真正到了一定的境界,实际上成人是可以用心感应到的,母亲也可以感应到孩子的这种思维现象和他心里面的喜悦和痛苦。到了四岁到七岁时,就基本上进入了平面思维,就失去了立体思维的感觉了,像平面扫描似的思维。在孩子三岁左右,教孩子认字的时候,指着一个个的字教孩子认识非常痛苦。所以,中国古代有个九宫的方法,要让人认识有相的生命和现象,必须遵循洛书的规律;要使人认识天的规律,就必须遵循河图的教育办法。河图和洛书,是两个能产生《易经》的基本元素。

教育台记者跟我们平时的看图识字不一样吧?

先生:它不是不一样,比如它可以演化。

教育台记者我们平时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很可能去看中医,或者看西医,或者看中西医结合。我还没有听说过“道医学”,究竟什么叫“道医学”?它究竟有什么作用,通过什么手段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先生:一般的传统中医,是源于道。

道医,是在比较高的层次上将人体生命真相理顺和观察清楚以后,将能够入世、能应用到社会人群当中的内容,通过教育的方式形成了传统中医。所以,中医里面就包含了气血学说、五行六运的学说。等等学说的产生,都源自于道学领域。而且,它的经络学说、对人体气血经络学说的认识,也源自于道。同样的原理,道学里面认识生命经络的话,比如说八脉道,对于进入肠道当中的有些内容就省略了。比如,带脉本身有很多条,在常人身上,由于不通过一定的内证,不去天人合一,只有这一条带在运行,其它的都处在一种干枯封闭的状态,就像黄河断流了,没水在里面,它也就不再现了。

从这些现象就可以看出来,一般的中医理论构架都源自于道,那么在这种背景下,就肯定有一个道医。

道医研究什么?常医、一般的中医,研究的是疾病的内因和外因,这有点跟西医相同。但是,道医还研究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本因。这就是我书上提出了一个本因学说。本因学说,是道家的核心。内因和外因,都可以被西方和中方采用,但是内因和外因又含有阴阳,西方只研究了白的一面,看不到另一面;而中医却研究了白里面和黑里面的双重因素,在内因和外因中进行研究。

所以,中医和西医比较起来而言,更系统化、全局观化。跟西方医学的局限性、分工非常细的状态下,是不相同的一种医学研究领域。而道医学正因为把握住了本因,所谓本因有点类似于基因、基因信息,就是自己的基因缺乏了某种东西、物质、片段、染色体,形成了自己的基因疾病。道医在研究本因,就发现自己的能量体在历史上发生了缺如。每个人都有本因因素,现代医学从超微观水平发现基因元。基因元一旦缺乏了某一个片段,就会产生基因疾病。

西方现在才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道医学同样已经早在数千年以前完成了观察。而且,这个观察是将有相的能量场,我刚才讲了,任何事物一旦有相以后,都是双重的,就是既有太极白,也有太极黑,我们的祖先因为太极黑里面的东西决定了太极白的生、成、长、养、衰、亡,太极黑里面对有相的物质起着决定的作用,所以祖先就牢牢把握住太极黑当中所观察到的东西,进行了记载,而构成了本因学说。

本因学说,跟德、德性密切相关。为什么说有的家庭虽然兴旺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财富继承超不过三代?就跟他们的德逐步下滑有关,即社会上所说的,把福报消受完了,这个家族也就完了。但有的人掌握了这个基因学说,掌握了本因,比如说范仲淹,他作为宰相就对家训要求很严,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帮助了很多的人,拥有财产了,不视为己有,而关注周围的民众生存,使他的家族兴旺了四十几代,这在历史上都是少有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奇迹呢?可以说就是他的教育、家庭教育把握住了德,唯德是用,唯德是训。严格按照德性品格的培养,来培养他的家族,遗传基因当中富含这种饱和能量,来延续这个家族的鼎盛。实际上,不要以为道家研究的东西,肉眼不可见,可能就不存在。凡是西方智能科学研究已经发现的,对应都有一个相伴中国古代研究的成果。

教育台记者:在目前,我们国家有没有关于其他的关于道医学方面的专著或机构?

先生:道医学,一般都是师徒口口相传,以师带徒的方式口口相传,没有进入到正式教育团体、教育机构的现象。

而且,现在道医学的概念,国内也出现了其它的一些书籍,但基本上还处在一种把古代的一些各种各样的经验、历史上的经验汇集到一起构成所谓“道医学”。

我的这本《道医学》,主要是想从人体生命的真相,如何正确认识生命,祖先们是怎么去建立道医学的机制,这方面先把它确立起来。中国古代修真界有个说法,就是“理通法随”,理论上如果不建立起来,先论方法是很难站住脚的,而且也很难达到一种真善美的境界。所以就先把这个理建立起来,就从人体生命真相角度,先把《道医学》推出来。

《道医学》,主要是站在一个比较深的层面,对本因方面做了大量论述。并且,对本因、对于内因的作用,以及对于外因的主导性,都做了一些连续性的阐述。这样会对人们初步去了解道医会有一些帮助和作用。

当然,国家如果能够组织力量来支持这样研究的话,我觉得还是更加能够提高我们国家的医疗健康水平的。因为道医利用的是精、气、神这三样物质。起码说,让医生明白了什么是气,而且自己也能够调控这种气的能量,那么针灸技术就能获得飞速的提高。如果再掌握了气光音,掌握了气的原理在自己体内循行的规律,那么当用三个手指头把脉的时候,就能真的说清楚一二三,而不是在那里蒙脉相。先根据病情,然后猜测、决定脉相。现在,国内很多的中医都是这样套理论,用后天观察到而不是用格物观察到、体悟、感悟到的知识来写病例。实际上,这发生了一个颠倒现象。

教育台记者:您的《道医学》还具有点前沿性的。今年九月份国务院出台关于国家文化创立产业的鼓励政策,因为它能够投资好多费用下来,如果有机会能够立项,有一些科研经费,那么您这可能有更大的发展。

我在您的专著中,看到有个概念叫“道德预防学”,“道德预防学”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甚至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方面有没有什么帮助?或者有什么促进作用?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先生:这个是有帮助的。

因为道德的能量和品格的确立,对于减少犯罪率的作用非常强大。而且,这方面的教育先例已经有了。在四川成都,深入到监狱中去,对在押的犯人和劳教的犯人进行了《德道经》诵读的指导、宣讲,并且引导他们去诵读,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听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李长春最近也去看了一下,并且跟我们德慧智也签订了一个协议,就是支持我们进去进行教育。

因为它的确能够唤醒犯人的一种自责心,唤醒他的感恩心,唤醒他的爱心,使他能够产生一种新的觉悟。对于孩子们还没有建立起良好、正确的善正德的品质和思维意识之前,用《德道经》五千言进行经典诵读教育,就能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就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很多的现象、成果,都产生在无不为当中。只要诵读她,她就非常自动定向地产生效果。就是说,人类缺的是什么,她就补的是什么。就是某个人缺什么,她会给补什么,而不需要后天智能去预测、计算、猜测、测量每个人。

像昨天我遇到上海的一个回国的科学家,他就说一定要用仪器说话。中国人现在就是这样,这套理论看起来是生命的前沿,站在非常高的角度,但是要想能够在中国教育市场环境当中站住脚,一定要引进外国的仪器进来,进行数据检测,诵读前什么样,诵读后什么样,诵读五分钟怎么样,诵读十分钟以后怎么样,都要进行数据说明。

教育台记者:有点像测谎仪,有一个指标。

目前来看,“道德预防学”仅仅是一个概念?还是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还是一个完整的学科?目前在一个什么层次上面?

先生:“道德预防学”,是自成体系的。

看起来,它好像很模糊,但是已经构成了自身的体系,因为在古代已经存在了。像古代将人类离道失德的行为产生的异类物质、伤损性的物质称之为“亚”(图示),它也是一种象形文字,结构形态就相当于细菌、真菌、病毒等。“亚”,是人类自己产生的,古代既看到了它的形,也看到了它的影子,就是知白守黑来讨论的。

在《黄帝四经》里面,就有一段专门论述这个“亚”如何后来演变成“恶”。这个“亚”的能量,产生多了,就会把体内的善粒子给湮灭、变黑了,那么人的道德品质、影响力都不能自制,自制力就缺乏了。

教育台记者:现在,大学里面有没有研究这个的学科?有没有研究机构呢?

先生:大学里面肯定没有这个学科,研究机构暂时也没有。

教育台记者都是比较前沿的。在道医学方面,您有什么学说上的成就,或者在国外有什么教学的成果,这方面有没有?

先生:道医学的教育成果是有的,现实的事例很多。

比如,在柏林有一个医生,普通的职业医生,他在没有掌握道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之前,可以说他的事业就直线下滑,比如说他诊病准确率非常低。因为对病人的接触,第一关就是看诊断准确,第二才看治疗效果。诊断越准确,影响力就越高。他的诊断率和治疗率都到了一个低点,他后来通过另一位医生的介绍,就到了我这里,我就告诉他一些道医方面的知识和方法。他通过自强,诵读经典,并且用道医的特殊方法给予他帮助。,这时候,他感觉到运用了道医里面的一种看不到的物源物质以后,发生了奇迹。

实际上,奇迹来得很简单,通过他的智能和慧识的配合,他的诊断准确率,就比以前的猜、逻辑、分析、推理,根据化验结果来分析,上升了85%以上。这样,来就诊的病人、信服他的病人就多了。而在治疗效果上,他所提出的方案,都不像以前那样运用智能去进行判断,而是主动使用道里面的物源物质来进行分辨哪一个方案最佳。

比如三个处方,他就用道性物质进行判别、筛选。这一筛选,疗效最好的,很容易被他选中,从而使他的治疗效用提升上来了。所以他非常感激,多次要求我同意把旋极球作为他诊所的商标。他说:我一定把它挂在最显眼的位置,它给我带来了聪明智慧,带来了经济效益,带来了幸福,非常感谢!

这些事例,发生在医学界。一个纯粹学习西医的人都能产生这个效果,我想对于学习中医的人来说,效果就更好。我自己是长期运用中医的,在德国也带了西医转学中医,在国内专门进修了中医以后再回去职业行医的医生,也是同样的原理,基本上都是每逢病人,他都必定打印出《德道经》双一章的拼音,也就是德篇第一章和道篇第一章,给患者诵读,他自己也体会到了诵读经典的作用和能量。

教育台记者请问:老子和老子的《德道经》与个人的修身养生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帮助吗?像您是如何通过道学达到自己修身养性的?能不能举个例子给大家介绍一下?

先生:道学、老子的五千言里面,充满了生命的智慧。比如“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主要是能量和品格上的知识贯穿到五千言中。比如“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是因为原始的五千言中保留了大量的非恒名,就是看不到的生命在体内,只要读了五千言,就同时在呼唤它。这样以来,它自主生命的活力就获得了加强。人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封闭体,主动把它打开,与天地接通,那么自己的外在能量积于体内就能完成,五千言可以帮助你完成这个过程。

教育台记者:道学对个人修身养性,还是有一定的帮助。对于一些青少年来说,或者未成年人来说,他们如何能达到自己的修身养生?您有没有什么建议?

先生:因为人体能量的来源,分为三大类,就是气,音,光。

少年儿童的光,常常在七岁以前还保持着。只要诵读经典,通过音的震荡,通过音频产生震荡以后,发生气的谐振,音和气都结合在一起的时候,那个时候光就容易稳定。这个光,就能够使青少年很快就接受到宇宙外部的能量补充和调节。青少年的修身养性,就在这个自我调节的过程中很轻松完成了,比成人过了十六岁后,仓库已经开放了,就是成人储备的仓库已经开始消耗了,二十四岁一过的时候,就已经消耗了六分之一,但是十六岁之前,是处于一个逐步饱和的状态,这个时候很容易开启慧性,就是只通过经典诵读,就可以达到这种良好的效果和作用。

所以,目前我们主要是通过这种方法,就是经典诵读的方法,再加上其它有利于图文思维启迪和结合的方式,组成一个系列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推广。这个在全国已经有两百多所将近三百所幼儿园,包括很多家庭,都已经在进行诵读了,效果是挺好的。

教育台记者:我看这边就是这样一个幼儿园。您觉得这个幼儿园和其它的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先生:您进来以后感觉怎么样?

教育台记者我感觉非常不一样。

那您能不能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和我们说一说有什么不一样?就幼儿的发展上、慧性的开发和对慧性思维的塑造有什么好处,请您讲讲好吗?

先生:这个幼儿园,已经开展前期的诵读很长时间了。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就是国学诵读的过程。他们就将对《老子》的诵读很顺利就加入进来了,这样一来,就把两千年的文化和两千五百年前的文化水到渠成地接续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融合体。这样,可以说就是接近了自己文化的井泉,就是道德文字的源头、根文化的井泉。就像一条河流一样,在半途取的水总是会有污染,显得混浊;但是当到了源头的时候,一定是清澈、甘醇的。这样一来,就使人类教育工作的理解观念和教育方法都进入了较好的状态。

这方面,如果你想了解得更清楚,可以去访问一下顾秘书。

教育台记者2001年的时候,您到德国去,还帮一个钢琴家疗伤,而且还治好了,他还给内政部长写举荐信,您能把这个故事给我们讲一下吗?通过什么方法帮他治好的,效果怎么样?

先生:当时也算是一次机遇吧,当时我正在德国进行一次访问,就是有关中医学的交流。

国际著名钢琴家、指挥家,在我们国内也十分著名,就是郎朗的导师,巴伦博伊姆,他当时一不小心摔下来,大概就是从七八个台阶上滚下来,当时就把右脚摔伤了。西医的检查结果,就是韧带撕裂伤,需要固定下来进行一个月的休息。但是,恰巧当天晚上他又有一个重要的演出,担任总指挥,必须要参加,因为有两个部长陪同外国的客人参加。在寻问了西医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情况下,就寻找中医,就找到我这里来了,通过精通中文的朋友,找到我这里来。

当时,他就提出要求说:您能不能让我坐在凳子上,指挥两小时不疼痛?我就说:这个要求很低嘛,指挥家不是想站着指挥吗?他说:那当然。您能够让我站着指挥吗?我说:您 要有信心,我就有信心。他说:那我当然高兴了,在你的治疗下,我能够支撑两小时而不倒下来,那就显示了我的意志坚定,能够更好地表现我的指挥水平,这比坐着强得多啊!我说:那我们现在就试一下。当时,他上了一个夹板,我就把这个夹板拿掉了,用我的方法、用道医的方法检查了一下,确实是这个韧带并没有完全断裂,但是已经撕裂并发生分离。按普通的方法治疗,的确是有点难度,并且它的愈合过程比较长。但是,道医当中有一个很高的能量体就是光——超生物光。这种光,可以通过修炼者自己释放出来,被受体接受,哪怕骨折了,都能够迅速焊接牢靠,就是短短的几分钟就可以焊接,但是对于医治者的损耗会比较大。

在那种状态下,就是逼上墙了,我就同样采取了这种方式。为了在外国友人面前显示一下中国的道医、中医的精妙,我就用了两根银针,一根扎在他的阳陵泉,一根扎在他的患处。这两根银针的目的,一根就是把他已经肿起来的病气迅速排泄掉;另一个,就是使我的这个光可以少用一点,并且迅速进去,这样就可以达到迅速焊接的目的。拔了针以后,稍微用手给他捋了一捋,往上一挤,就是达到了一种粘连的效用、焊接的作用。我这一拔,又摸了以后,他站起来以后马上可以走路了。我说:这回,您不用拐了。后来他就出台指挥了,我也就有事走了。大概十点半钟的时候,他打来电话,就是千恩万谢。他说:我非常愉快和坚强地指挥了两个小时,在台上完成了整个任务,中国的医学真是太神奇了!我一定要和您成为朋友。

后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就给内政部长写了封信,举荐我,介绍说这位doctor熊具有非常高妙的中国医术,这种医术是我们西方所没有的,能够及时医治病人的疾病,而且是严重的、实质性的损伤。这一技术,如果能够在德国保留下来的话,相信也是能为德国民众造福的行为。希望您能够通知移民局,能够将这位先生留在德国,传授他的中国知识。

后来,内政部长也确实也回复了,并且转到了移民局里面,所以我后面的手续,也就比较顺利得到了展开。因为他们是按照严格的法定程序来的我当时做的是访问签证,不是居留签证过去的,有了他的信,后来就办了居留在那里了。

教育台记者:您的这个技术,就是最好的绿色通行证!

最后一个问题,2007年在香港举行的第一届老子《道德经》版本的展览中,据说您校勘的《德道经》也参展了。这个反响怎么样?请介绍一下。

先生:反响是非常热烈的。

我们校订的帛书版老子《德道经》五千言,没有经过任何人为的努力,很自然就摆放在展区的第一位,在第一排第一位的位置上,挺有意思的。也有图片、光盘。

教育台记者:当时您过去了吗?

先生:展示的时候那次没有去,后来那次会议去了,那次是我的助手他们去的,只是把书带着去的。

教育台记者现在往往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国外的这个老子热倒是挺热烈的,说明老子还是有一定生命力的,他的理论又是超时空、跨区域的。不受任何区域限制的,又是他的宇宙观。

先生:的确是这样,其实西方人谋求和追寻的,就是从老子身上学习这个经,汲取这个营养。

教育台记者现在,请把最后那个小故事的反响情况,给我们介绍一下。

先生:当时,老子五千言典籍的各种版本都在,很自然就将这本书放在第一位,并且还带去了一批样书赠送给爱好者,爱好者的反应也是非常强烈。

对恢复到了原貌,以德篇为前、道篇为后,引导人们通过修德而进入大道,这个顺序引起了人们的一种共鸣和震撼。因为海外的人对于当代人的离道离德现象感悟比较深,认为真正谈论老子的思想不能够坐而论道,一定要修德,敬道。在这方面,当时引起了比较良好的反响,很多人是索取样书,很多人就是购买,并且有的人兴起了收集各种《老子》版本的兴趣。甚至委托我们帮助他们把德国所有德文版本的老子《德道经》汇集成为一个藏书馆。当时鹿邑也提出来,后来我们也购了一批邮寄过去。

当然,帛书的整理出版是一个意义深远的事情,因为从后来的考古发现,包括前几天公布的北大从海外购回的一批竹书,都揭示了德篇在前、道篇在后的这个顺序。

教育台记者:老子的《道德经》,您这个书叫《德道经》,两个字前后一颠倒,这反映了什么思想在里边?

先生:关键就是反映了一个教育思想。

因为两千五百年前,儒学要取代道学,为了汲取道学教育的理念,教育的课本,所以把它颠倒过来,生成一种“只需要去坐而论道,不要搞教育了,教育的事情由我们儒家、汉代的儒家来搞就行了”的认识。所以把作为课本中很多琅琅上口、容易诵读、容易产生内观诵读效应的所有内容都从这五千言中删除了,就是篇序也颠倒了,而将儒学的教育推到了第一位。在教育上算是争夺战、转换战吧,算是一种争夺战产生的结果。

教育台记者非常谢谢您,以后要好好拜读您的大作。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本文章来自道德知音网,文章网址http://www.daode.biz/html/news/20091125/479.html请转载时注明!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