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网站地图 RSS订阅 TAG标签 会员中心 新搜索
道德知音 资讯讲座:  |  新闻资讯  |  专题讲座  |  读书频道  |  诗文赏析  |  知音电台  |  道医养生
修学资料:  | 
文字道理  |  修学日新  |  慧性教育  |  经典教材  |  修真词典  |  知音问答
社区服务:  | 
知音论坛  |  知音社区  |  视频展播  |  历史照壁  |  开慧用品  |  德慧智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道德知音网版权所有;转载时,敬请注明出处"道德知音网"和作者。自行修改内容者,文责自负。联系邮箱:daodezhiyin@gmail.com。

热点滚动:
返回首页

《大学》导读

时间:2005-02-17 22: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点击:
《大学》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理论专著导读 熊春锦 《大学》之书,原本是《小戴·礼记》中里面的一篇,相传此篇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但是其篇中却见不少《老子·德道经》德篇中的论述,例如:“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大学》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理论专著导读

熊春锦

《大学》之书,原本是《小戴·礼记》中里面的一篇,相传此篇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但是其篇中却见不少《老子·德道经》德篇中的论述,例如:“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这其中的“乱”、“厚”、“薄”等都在其中。因此,讲此文是出自于秦汉时期儒家修订的作品,这一点还是比较可靠的。《大学》之文,言简意赅,纲目明晰,教义深刻,名冠四书之首,是中国古代阐释道德文化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之篇,经过北宋程颢、程颐的鼎力尊崇,后又经南宋朱熹作《大学章句》编辑,最终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在经历宋、元以后,《大学》就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道德人文教育理论的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一、三纲要:

《大学》中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道德修养、修心炼己是治理人心和德治社会的前提。修心炼己、实践道德的目的,是为了以德治国,使天下太平安定,使民族复归于道德社会的状态。

《大学》之论,意在说明,惟有“以德治心”才是修身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方略。在以“人治为主导刑治为辅助”的历史时期中,国家的安定和天下的太平,在根本环节上,取决于国家领导和社会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修心炼己与治国平天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至善,这三点就是《大学》的三纲领。“明明德”三字,既是三纲领的基石,也是整篇《大学》的灵魂。对于“明明德”的解析,自古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所以正确地解读“明明德”就成为学习《大学》、读懂《大学》的关键所在。解析“明明德”最好的答案,就在万经之王的《德道经》之中。

大学之道:上乘的学问,是引领人们修养德性复归于道的理论和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教人“知书达礼”的理论和方法。知书,就是“为智日增”(《老子·德道经》),学习和掌握前贤以及圣人之“书”,将他们修心炼己、克己复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和方法全面吸收掌握,转化成为自己的智慧。从而净化和升华心灵的德性品格,达到心中的礼德放出光明,既照亮自己的道德人生之路,同时此光明能量也能作用于家国和民族。正如《老子·德道经》所言:“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礼,这一字意在古代具有双重结构性,它既指心中礼德的能量品格性,又包含人们行为准则的礼仪。这里的“达礼”,是指心灵的德性、修养火德达到一种心中的礼德明亮、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真实德性修养状态。

教育理论的灵魂是道德,做学问的关键,就在于对德的认识,也就是一个“明”字。这里连用两个“明”字,阐释对德的认识和德对于教育的重要性。第一个“明”字,是指在理论和方法上要掌握和实践德道修养,彻底和全面地明白修养德道的理论和方法。第二个“明”字,是具体地指明这个德的关键属性和应当达到的状态。什么明?心明!礼德明亮,心中要光明,既能照亮自己的人生之旅,又能用此光明帮助别人造福于社会,这才是真正的学问。这个真学问首先要能够明德,用心光朗照自己的身国,掌握和具备完整的德心德性,五德皆备,无一或缺。明,是指太阳和月亮的光明,要学习太阳无私地自燃,为万物照明;学习月亮无欲地反照,为万物照明境。能够做到“明”的关键,是要像太阳和月亮那样无私无欲,奉献能量不求回报。人能做到无私无欲,则必然会心明而释放出无量光明!

明德,首先要识德和知德,了解德的成份和组成,如此才能修德守德行德。德,从字义而解:德,由众生(彳)、十、四、一、心等字共同组成。其意为:一心为众生做到十种善行,恪守四项行为准则,这就是德的字意,而且这仅是德的品格性。德,除了品格性之外,还具有能量物质性。著名的《黄帝内经》中说:“天炁,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这也就是说,道依德显,而德又以炁的物质方式,呈能量性存在于宇宙时间和空间之中。德即是炁,炁即是德,炁就是清净光明的德性能量。

《黄帝内经》还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是性与命结合的双重结构。这段话所揭示的就是:天德之养神,地谷之气养形。这也就是说道的德能,以炁的物质方式,营养、滋养着人们的精神系统、性体系统,也就是灵魂系统。而地上的五谷杂粮等有形食物的气,所滋养的是我们的形体,也就是肉身。德的能量在体内流动和食物所转化的气在体内相搏(注:薄,古通搏,相互激荡之意),因而使生命具有活力。

老子也曾经深刻地指出,对于普通人而言:"天食人以五炁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这也就是说天上的五种德性的不可见、不可观的气,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这五种道的德性能量,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和灵魂,支撑着体内众生(灵魂系统)的工作。我们体内的众生,就是依赖于这五种德性的能量,才能正常地在体内担负起生命活力的各项工作。离开这些五德能量“炁”的滋养,我们性命两大系统中的性体系统,也就无法正常地在体内工作,生命的健康和旺盛的活力也就难以维持。大地种植所产生的五谷,各类可供口腔消化道进人体的五味有形物质,只能营养人体的命体这一有形躯壳系统。只有五德之炁和五味之气,同时充足地营养人体的性和命这两大系统,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健康心身。

道所产生的五种德性能量,常人主要是经鼻孔通过呼吸系统引入体内。但是对道德修养实践者而言,如果将命体上的穴位门窗都打开,经络通道疏通,也就能充分地增强五德之进入体内的途径,能够更多地吸收天德之炁,进入体内给体内的众生传输补充能量,使它们处于富营养状态。现代人由于离道失德日久年深,无法观察到道德能量的五炁,对性命中性体系统的生理作用,将道德的德性虚无化,不能认识德的能量和营养作用。片面追求可见的物质享受,认假作真,本末倒置,只知以物养命,不识以德养性。盲目追逐“有之以为利”,忽视甚至忘却了生命的真主人是性体系统,因而造成性与命和谐统一的阴阳失衡,导致疾病丛生,疑难杂症蜂起,社会犯罪率居高不下,整个世界灾难重重。人们盲目地追求物质利益,私心欲望没有扼制地膨胀扩张,使体内的道德能量日趋下降,私欲利己的个性张扬,阴我心神毫无道德制约。人们只知命不识性,人心的道德观,已经下滑到信德不存的最后底线。心灵道德的沙漠化,已经发展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这是人类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也是《大学》中“明明德”的真意所在。

三纲领中的第二纲领是 在亲民 《说文》中说:“亲,至也。从見,亲声,字亦作儭。”仅从亲字分析而言,亲有爱、近、准确、真切等意。亲在此所指的,是仁爱,慈爱,博爱。亲生于仁德,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能生出亲爱之心。修持仁德,是亲爱、亲近众生的基础。民, 《说文》中说:“众萌也”。从古文之象。民也就是众生,不分贵贱善恶的民众。由于修身如治国。民,就分为身国中的众生和身国外的所有众生,修身的实质,就是用仁德关爱体内身国中的众生,用道之五德能量营养转化以及再造身国中的众生。大学之道“在亲民”的这一纲领,其实质,就是对身国和社会众生民众的仁德。具备仁德才能爱民而亲近民众,从而达到以德相治的目的。

“止于至善”,是三纲领中的第三纲。《说文》曰:“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止,有根基、达到之义,大学之道的基础和根基,就是修养至善。何为至善?大公无私,仁爱众生,唯德是行的十种品行就是至善。至善,也就是《老子·德道经》所阐释的上善。其根本是指心修十善之心,要求修养德道者,一心一意去实践并且做到十善的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这十善心都是上善的基本元素,是礼德的基本成份,其内部所蕴含的,就是以礼德为中心的五德能量和品格。十善的实践,还必须运用修心的四则加以规范,这四则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这四则是指修心的四项基本原则,礼即心,心含礼德,十善四则即是礼德之所在,也就是至善。《大学》还指出: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这些所列出的五个“止”的真意,都是指出其基础和根本在于仁德、忠敬、孝恭、慈爱、诚信等德性。

至善与亲民的根本,就是修德行德,是明德的展开和真实实践,是从“下德不失德”向仁德、义德、礼德这三种基本德性的培养、积累、升华,复返上德,从而带动信德和智德等五德全面提升和巩固,真正达到明德的实践过程。

二、八条目:

《大学》还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在这段阐述中,其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道修养渐进和深化过程,成为实践德道的次第和系统论。被后世学者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些实践的次第也就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就是修身,修心炼己。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身,在此即指生命,用五德全面再造性命两大系统,就是修身。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和方法,,在《大学》中反复强调的就是每个人身国内的道德修养。

格物:在八条目之中“格物”和“致知”又是其中的基础。格物,也就是《老子·德道经》圣人之治方法论中的“观之于物而知身”。观察道以德而显化,德能化生长养万物,万物生长成灭的根本变化规律,用此普遍自然法则指导修身,就是格物。

致知:《说文》曰:“致,送诣也。”全面而系统地用“格物”所获的理论和方法,建立正确的道德人生观,规范意识思维,确立以道德为准则的正知、正见、正识。达到以“知善明德”为基础的“理通法随”。如《易·象下传》所言:“君子以致命遂志。”致知而致命,以道德修身,达到和实现德治心身性命的高尚志愿。

诚意:诚,《说文》曰:“诚,信也。”诚,是道德修养具备深厚信德的一种表现,也就是用诚信道德的心来规范意识行为。人体内八识中,意识系统指挥着眼耳鼻舌身五显根,这五显根的活动,是否符合道德,取决于后天意识是否诚信道德,对五德是否真实地在理论上和方法上认同和信守。是否愿意将意和眼耳鼻舌身全部交给道德进行再造。始终如一,表里如一地用道德规范意识活动和一切行为,就是“诚意”。不自欺心,慎独意行。在与别人相处时是这样,在独处时也应该是这样。内心如此,表现于外更是如此。“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只有具备真信、至信、坚信道德的人,才能达到合符要求的诚意。而信德是否能够丰厚,又与心中的礼德是否明亮直接相关,火德生土德。诚意,是否能够生成和稳定,一方面要看“致知”这个理论认识基础是否达至“正知”状态,还要同时把握住“正心”的修持,才能确保诚意的生成和稳定。

正心:何为正心?正心,首先要明白心的内涵,这里所讲的心,不是解剖学上的心,而是心的场性。《黄帝内经·灵枢》曰:“心者,五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坚固,邪弗能容也。” “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圣人之治方法论中,解析心中含有意识、思识、无为识三种识性。其中的意识,就是后天逐步形成的、并未完全符合德性的阴我心识。所谓“正心”,就是要求用德性纠正、改造意识中不符合道德人生观的部分,使人确立正识正见,将私心和欲望调整到符合德性规范允许的阈值之内。用礼德的要求修持心性,达到心地光明磊落,坦荡无私。使意识阴我心,服从于以火德为主导的思识,服从阳我心思识的领导和管理,不僭权,不越轨,保持正见正觉,不离道德规范,就是正心。诚意,是正心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尊道贵德的诚意信念,也就无法真实地完成正心。心,是一身的君主,意识属于后天智性,难以全面合德,思识则属于先天慧性,与德性具有良好的亲和力。所以扶持和确立思识阳我心在心中的主导性地位,用道德修心、正心是修身的关键。

修身:前面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次第,是修身的基础。道德学问的基础目的,就是实现修身和完成心身向合符德性的全面转换,形成道德人生观和道德处世理念。修身,是在以德性阳我思识心为“心君”的统帅下,全面而系统地展开德化意识和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在生活实践中改造和根除不符合德性的禀性、习性,用五德全面塑造心与身,完成身国中的“圣人之治”。使道德修养达到完善的境界,也就是以礼德为主导而全面展开仁德、义德、信德、智德的修持与实践,使身国全面地处于德治的状态。这也就是《大学》里所讲的培养人的最高要求。只有完成好这一步的德治其身,才能德朗其内,明照身外,以德服人。从而实现齐家、治国以及平天下。

齐家:齐,有一致,同等,平整之义。齐家,就是用德行影响、感化和转化自己的家庭。从而使整个家庭的成员都以自己为榜样,随同自己一起立德修身,建立道德人生观,从而共同建设道德人家。古人云:“道德人家福泽长”,道德之家中必有道德修身之人。心中礼德的真正明亮,不仅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而且也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和改变身边的人和整个家庭。如果能在以身作则为基础的前提下,对家人进行道德教育,使全家都能尊道贵德,以德修身,全家人都达到一致的、同等的道德人生修养状态和境界,就是齐家之义。

治国:治,本义为水名,引伸开来则有管理、整理、调节之义。修身如治国,治国如修身。没有修身的基础,则无法正确地治国。我国历史是一部道德文化史,在“治国”的方略中,历史上曾经经历了道治、德治、仁治以及“智治为主导刑治为辅助”的不同历史阶段。《大学》之书形成的年代,正是整个社会从仁治逐步丧失,而“智治为主刑治为辅”管理社会的方式逐步兴起形成的时代。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它的形成,是整个社会逐步离道失德,丧仁弃义,礼德无法维持的必然结果。以“文功武治”为手段的霸治,也就应运而生,这种智治的出现,由于人的心身没有仁德、义德、礼德的规范,人性不全。后天意识中的私心和贪欲恣张,统治者唯以人的后天智识为用,法律律人而不律己,因而带给人民的是长期的苦难和社会的不稳定。正如《大学》中所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治国的前提和必修课。不以德修身,则难以肩负治国的使命。

《大学》中所阐述的治国,应当是一种以德治为主体,法治为辅助,智治为应用的一种治国模式,在德治己心和民心的坚实基础上,以法治为制约,使人的智能合符德性,从而恢复国家的仁治状态,在此基础上返归于德治社会和道治社会的最高境界。

平天下:平字,古意是由一个“于”字, 和“八”字共同组成。“于”字,是当炁的运行受到阻碍、但是能越过障碍的意思; “八”,是炁流自动分开的意思。自然地散聚越过障碍,那么也就使事物的变化自然平和舒顺。当国家管理者本身处于德治其身的状态时,并且用德治同时管理天下时,才能使天下太平舒顺,易于管理。道的德能,可以超越任何障碍深入民心和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道莅天下,民心自化。只要德治天下,就必然会出现“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德道经》)一样的轻松、平顺、自然。

德平天下,长治久安,民心归德,盛世太平。这是上乘学问和教育理论培养人才应当实现的最终目标。

 熊春锦     2005-2-15书于吉隆坡

大 学

 

经一章

大学之道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旧本颇有错简,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别为序次如左。]

 

传十章

第一章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右传之首章。释明明德。]

 

第二章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右传之二章。释新民。]

 

第三章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右传之三章。释止于至善。] ①:音wū ,感叹词。②:音wū ,感叹词。 :wūhū 同“呜呼”,感叹词。

 

 

第四章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右传之四章。释本末。]

 

第五章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右传之五章,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闲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第六章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右传之六章。释诚意。]

 

第七章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右传之七章。释正心修身。]

 

第八章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右传之八章。释修身齐家。]

 

第九章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右传之九章。释齐家治国。]

 

第十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右传之十章。释治国平天下。]

[凡传十章:前四章统论纲领指趣,后六章细论条目功夫。其第五章乃明善之要,第六章乃诚身之本,在初学尤为当务之急,读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本文章来自道德知音网,文章网址http://www.daode.biz/html/lecture/daodu/20050217/161.html请转载时注明!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
  • “中气以为和”简析

    中气以为和简析 熊春锦 气,本身即是德一的一种能量显现形态。 德的这种能量形态,如...

  • 道学修身与五德养性

    道学修身与五德养性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读书会 2009 04 19 熊春锦 一、人类六大发展阶段...